何太衝是出了名的懼內,不敢違抗妻命,但在眾人之前,仍要擺足掌門人的架子,“哼”了一聲,提著長劍,走了過來。
班淑嫻道:“華山派的反兩儀刀法,招數上倒也不算含糊。”
高老者嬉皮笑臉地道:“多蒙讚賞。”
班淑嫻橫了他一眼,說道:“咱們四個就拿這少年人喂喂招,切磋一下昆侖、華山兩派的武功。”
何太衝點點頭說道:“慕容少俠用什麼兵刃?”
慕容燕道:“既然有人覺得剛才我用的兵刃太重了,那這回我就用一件輕一點的兵刃吧。”
他環視四周,突然抬手對著西首一棵梅樹虛點一指。隻聽得喀的一聲輕響,梅樹上一條樹枝無風自折,掉落下來,便如用刀劍劈削一般。還不待那梅枝落地,慕容燕便虛空一抓,一股氣流激動那梅枝,那梅枝竟橫渡虛空,躍入了他手中。在場群雄見了他這兩手,都不禁相顧駭然。
高老者更是驚呼道:“這……這是擒龍功?”
慕容燕微笑著點點頭,隨後道:“在下便以這梅枝當兵刃,領教昆侖、華山兩派的高招。”
眾人聽他如此說,都是一驚。那梅枝上疏疏落落地生著十來朵梅花,其中半數兀自含苞未放,當真是一碰即折,也不知他要如何以之對敵。
班淑嫻本來剛才也被慕容燕那兩手駭了一跳,但此時聽聞他如此輕視自己等人,不禁又怒氣上湧,冷笑道:“很好,你是絲毫沒將華山、昆侖兩派的功夫放在眼下了?”
慕容燕道:“在下久聞‘昆侖三聖’何足道先生的大名,當年何先生威震西域,那是何等風采?可惜在下無緣得見,實為平生憾事。”這幾句話人人都聽得出來,他大讚昆侖派前輩,卻將眼前的昆侖人物瞧得不堪一擊。
班淑嫻柳眉一豎,挺劍便往慕容燕咽喉刺去。何太衝婦唱夫隨,長劍指向慕容燕後腦,跟著華山派高矮二老的也展開了攻勢。
慕容燕身形晃動,從刀劍之間躥了開去,梅枝在何太衝劍刃上平平一搭,一股柔和的勁力送出,何太衝的長劍直蕩了開去,當的一聲,剛好格開了高老者砍來的一刀。
高老者叫道:“啊哈,何太衝,你倒戈助敵麼?”
何太衝臉上微微一紅,不能自認劍招給敵入內勁引開,隻說:“胡說八道!”狠狠一劍,疾向慕容燕刺去。
何太衝出招攻敵,班淑嫻正好在慕容燕的退路上伏好了後著,高矮二老跟著施展反兩儀刀法。兩儀劍法和反兩儀刀法雖正反有別,但均係從八卦中化出,再回歸八卦,可說是殊途而同歸。數招一過,四人越使越順手,兩刀雙劍配合得嚴密無比。
慕容燕有意一觀這“兩儀四象陣”的奧妙,並不急於取勝,隻是借力打力的隨意拆招。隻見他向左踏出兩步,右手梅枝在矮老者鋼刀上一引。矮老者身不由主,鋼刀便往班淑嫻肩頭砍落。班淑嫻忙回劍擋格,呼的一聲,高老者的鋼刀卻又已砍至。何太衝搶上相護,舉劍格開高老者的鋼刀,慕容燕梅枝揮出,引得矮老者刀尖刺向何太衝小腹。班淑嫻見華山二老倒戈助敵,不禁大怒,刷刷刷三劍,逼得矮老者手忙腳亂。
矮老者叫道:“別上了這小子的當!”
何太衝因之前有過經曆,登即省悟,倒反長劍,向慕容燕刺去。慕容燕借力打力,何太衝這劍中途轉向,嗤的一響,刺中了高老者左臂。
高老者痛得哇哇大叫,舉刀猛向何太衝當頭砍下。矮老者揮刀格開,喝道:“師弟別亂,是那小子搗鬼,哎喲……”原來便在此時,慕容燕迫使班淑嫻劍招轉向,刺中了矮老者右肩。
隻見慕容燕梅枝輕拂、手掌斜引,高老者的刀砍向班淑嫻的左肩,何太衝的劍刺向矮老者前胸。再鬥數合,驀地裏何太衝夫婦雙劍相交,挺刃互格,高矮二老兵器碰撞,揮刀砍殺。
到這時候人人都已看出,乃是慕容燕從中牽引,攪亂了四人兵刃的方向,但見場中夫婦相鬥,同門互斫,殺得端是好看。
班淑嫻不住呼叫:“轉無妄,進蒙位,搶明夷……”妄圖以方位變化擺脫慕容燕的牽引。可是不論他們如何變換方位,刀劍使將出去,總不由自主地招呼到自己人身上。
慕容燕與他四人拆了數十招,但見這“兩儀四象陣”當真是變化多端,奧妙無窮。華山、昆侖兩派的正反兩儀刀劍之術,是從河圖洛書以及伏羲文王的八卦方位中推演而得。所謂兩儀化四象,四象化八卦,正變八八六十四招,奇變八八六十四招,正奇相合,六十四再以六十四倍之,共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天下武功變化之繁,那是無出其右了。正反兩套武功聯在一起之後,陰陽相輔,竟沒絲毫破綻。其奧妙精微之處,若能深研到極致,當可達到天下兵刃招數中的顛峰。惜乎易理深邃,何太衝夫婦及高矮二老隻不過學得二三成而已,否則就是以慕容燕現在的武功,也是難以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