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是個好日子,如意樓重新揭紅開張,原是黑底藍字的招牌換成了藍底金字,如意樓三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顯得不同凡響。
鑼鼓喧天,舞獅的,耍龍的都十分賣力的表演,炮仗更是炸得劈裏啪啦響,引來了無數圍觀的百姓。
羅三一身簇新的錦藍繡金銀長袍,頭上戴著四方帽,帶著一眾夥計站在門口迎客。
今天如意樓開張,從中午到晚上,隻限定一百個號子,前二十名客人可以免費品嚐美食,後二十名隻收取茶水錢,餘下的客人飯錢收取一半,這樣的優惠舉措一連進行三日,引得大家爭相排隊取號,都想要博一個好彩頭。
還從來沒有哪家的店鋪開張有這麼大的優惠,一時間,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很多人聞風前來,將如意樓門前擠得水泄不通。
史鶯鶯帶著史芃芃站在二樓的窗邊,望著底下熱鬧喧囂的場麵,母女兩人皆是一臉喜色。
史鶯鶯說,“芃芃,記住今天,如意樓是咱們在京城的敲門磚,娘要用它敲開臨安城的大門,把我們史家的招牌掛在城樓上。”
史芃芃凜著小臉,很認真的點頭:“娘,你一定會成為京城的首富的。”
史鶯鶯笑著摸摸她的頭,“借你吉言,咱們娘倆一起努力吧。”
一連三天,如意樓的火爆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想象,如今臨安城百姓見麵打招呼都問:“去過如意樓了麼?”
若是去過了,便聊一聊裏頭的裝飾擺設和吃食,若是得知對方沒過去,問話的人立馬一臉得意之色,對如意樓大加讚賞,弄得沒去的好象吃了天大的虧,怎麼著也想要進去見識一回。
其實一個普通酒樓一天的買賣做不到一百桌,但如意樓每天一百個號子卻早早就發完了,麵對眼巴巴還排著隊的人,小夥計隻能堆著滿臉笑表示抱歉,讓大家明日早些來。
短短三天,如意樓的名氣就傳出去了,成為人盡皆知的大酒樓,雖然裝飾考究,地方也大,但消費並不貴,老百姓都吃得起,若是帶了孩子去,小孩子還能獲得一點小禮物,這個點子是史芃芃提出來的,她覺是每次自己和弟弟得到禮物就會很高興,所以小朋友收到禮物,下次肯定更加願意來。送的東西並不貴重,一份黏糖兒,或是一隻竹蜻蜓,就足以讓小孩子興高采烈,連同他們的爹娘都喜笑顏開。
如意樓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自然引起了同行們的注意,一個原先生意慘淡得快要維持不下去的酒樓,歇業停頓了個把月,再開張卻成了同行中佼佼者,這不能不讓人羨慕嫉妒恨。
於是有人想效仿如意樓的做法,讓自己的酒樓也經營特色吃食,可大致一了解,那些好的,有人氣的小食肆手藝人全被如意樓收在門下了,剩下的那些,名氣不高,味道更是比不上,怎麼辦呢?有酒樓出高價錢暗地裏挖人,可不管他們出的價錢有多高,一個願意跳槽的都沒有,這就奇了怪了,這世上,有錢能使鬼推磨,怎麼還有人不愛錢呢?
再一打聽,原來如意樓跟這些手藝人都簽了契約,規定了一定的期限,要是期限內跳槽,必須返還所有從如意樓得到的酬金,還要賠很大一筆錢。當初這些人累死累活也隻是勉強度日,如意樓給他們的工錢高,比自己單幹強多了,自然人人願意來,壓根沒多想,都痛快的簽字畫押,如今如意樓紅火了,他們成了各大酒樓的香餑餑,別人拿著如意樓兩三倍的工錢來請他們,卻沒有人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