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小河啊,別看他現在好像要斷流了,以前這裏水可大了,連鯽魚都能長的有幾十厘米長!”
“以前你爺爺就喜歡坐在河水那塊大石頭上抽卷煙,你爺爺的肺病也是因為卷煙抽多了,要不然你爺爺還能多活幾年的!”
“河對麵就是羅大陸家,羅大陸爺爺奶奶都還在呢,聽說他們身體特別硬朗,今年還種了兩畝花生,可惜,今年他們不回來過年!”
“對麵山上山腰上有個天然的洞穴,以前我小時候總和羅大陸爸爸他們熱的受不了就跑洞裏去乘涼,大夏天的,洞穴裏卻結冰冒冷氣呢!”
我們背靠一座大山又麵對一座大山,老陳頭在說著他與大山的年少,我們聽著老陳頭的年少,老陳頭眼裏含著熱淚,我看著老陳頭眼裏也含著熱淚。
老陳頭被迫成為老陳頭,但是他也走過年少與青春。
我們現在是陳楊,總有一天青春會離我遠去,我也在年年歲歲中成為老陳頭。
山依舊是山,陳楊是青春的老陳頭,山無言,看著生命的傳承,家族興替,暮暮朝朝。
老陳頭已經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但他有記憶,觸景生情小時候的記憶,記憶裏關於山和太陽,星星與月亮,飛鳥與爺爺天荒地老與狂風暴雨。
“等會兒吃了年夜飯,你們和我去給你爺爺上墳和另外幾位老祖宗上墳!”老陳頭抽煙煙,把煙頭扔在院子裏的黑色土地上說到。
“好。”我和田康林點頭說到。
“陳楊,小田啊,你們覺得中國人給死去的親人燒紙祭奠是文化遺產還是迷信?”老陳頭意味深長頓了頓問我們。
老陳頭突然而來的問話讓我和田康林都沉默思考起來。
“陳叔,我記得台灣的曾仕強教授說中國人從來不拜偶像,我們隻拜三個象征:天地,祖宗,聖賢。”田康林率先開口說到。
“嗯嗯,沒錯,就像我們貴州廳堂的香火台上,位於香火台中間的就是天地國君親師!我們會拜天地贈予,我們拜國家安穩,我們也拜聖賢道德,拜祖宗傳承,最後拜真師傳授!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儒家道德,拜他們並非是希望他們保佑護佑什麼,而是從他們之中明白守國護家,自強不息,傳承發揚!這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原因!”老陳頭很是讚同田康林說的話,微微點頭說到。
遠山上飛過去幾隻黑色的鳥,一瞬間就停進了樹林裏不見身影,隻能聽到山林裏鳥的聲音。
“我們給死去的親人燒紙祭奠跟祖先互動,其實完全是精神方麵的感應,而不是物質方麵的交往。不管你的祖先,還是你的子孫,都具於你之一身。對於祖先來說,你是他們的延續,對於子孫來說,你是他們之所由來。由此,良好的家風一代代傳承,所以我覺得給死去的親人燒紙祭奠其實更像是獨屬於我們中國民族的一種文化傳承而並非是信鬼神的迷信。”
“小田的見解非常有意思也很正確,陳楊,你呢?你是怎麼認為的?”
老陳頭拍了拍田康林的肩膀,露出一副後生可畏的慈祥笑容隨後老陳頭又問我。
我沉聲不作答,老陳頭也沒有說話,隻是看著麵前的山,山上鋪了一層夕陽金色的餘暉,落在老陳頭本來渾濁的眼裏,鍍上一層金色。
小時候的我搞不明白祭祀的重要性和性質,一度認為這是迷信,後來才慢慢發覺其實這不是迷信。
這更像是中國獨有的孝道文化的體現,也表現出中國人特別重視自己的由來,自己的根,因為不管在何處隻要中國人能落葉歸根對中國人來說是最大的幸福。
“老爸,我覺得給死去的親人燒紙祭奠不是迷信也不是文化遺產,而是一種情感或者是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一種傳承在中國人血液裏的道德情感,那就是父為子綱,老一輩的逝去,子成為父,但是子也依舊會是子,所以我們給親人燒紙祭奠也是成年人唯一還可以當孩子的時候,其實誰都想做一個孩子,可總有一天他會被迫長大!”刹那間我突然覺得茅塞頓開從自己的思考中醒過來大聲說到。
“陳楊,你總說我是一座不善言語沉默寡言的大山,其實你爺爺也是一座大山,我的爺爺也是一座大山,華夏民族啊,終歸是!”
老陳頭說完就走進了小木屋裏幫著布置年夜飯的老媽與奶奶燃起灶台的火。
我閉上眼睛,傾聽這天地萬物的呼吸與氣息,感受遲暮山水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