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恩終於來到哨子居。
哨子音威鎖,本是一家姓威鎖人氏的居所,它在英國約克郡,旭恩先乘飛機到倫敦,然後轉火車到約克,租了一部車子,駛到哨子居。
那是一座占地幾乎三畝的莊園,大屋有廿二開房間,舊而不殘,可是需要翻新重修。
旭恩來到大區門口,深深吸進一口氣。
天,她想,待裝修大廈完成,她都可以入籍英國了,這起碼要一兩年工程。
她轉身看著環形私家路及碧綠的草地,當年,哨子居全盛時代,這裏想必衣香鬢影,停滿了車子。
今日,門庭已經冷落。
她敲響大門。
一位金灰色頭發中年婦人來開門,“你必定是那位建築師陳小姐了。”
“是,”旭恩笑,“你是管家李斯太太?”
“幸會幸會,陳小姐,房間已經替你準備好,司徒先生的秘書周小姐一早通知我你要來,有什麼需要盡管吩咐我好了。”
“你不必客氣,我會照顧自己。”
李斯太太說:“你與周小姐都說得一口好英語。”
旭恩笑,說不好才怪呢,她在倫敦大學畢業。
“陳小姐,請跟我上來。”
大堂寬如一座禮堂,天花板頂有光井,那英國罕有的陽光和煦地照亮了大理石地台,樓梯回旋而上。
旭恩說:“李斯太大,我想先參觀一下屋子。”
“請便,我同我丈夫就在廚房旁邊的工作間,屋子用不到的地方我們都關上門不進去。”
旭恩本來打算一到便淋浴休息,可是這間莊園比她想象中更有塑造性,她逐間房間巡了一下。
原本家具與裝飾品都已搬空,牆上許多地方都有著淡淡的印子,明顯是從前掛畫之處。
她聽說過哨子居的曆史,二次大戰後這一家經營紡織的大戶便家道中落,大廈維修費用昂貴,第二代第三代分得遺產之後紛紛搬往倫敦,大屋轉過兩次手,像海外頗多貴重物業一般,終於落入華人之手。
想想都高興,一百年前。華人來做苦力、開洗衣店,經營小餐館雜貨店,現在,都買地置業。
旭恩覺得與有榮焉。
地庫是酒窖及儲藏室,廚房後是工人休息室及用膳之處。
下人的宿舍在大廈後邊一間石屋,那間屋子在擠逼的都會已可算是一幢別墅。
屋子連接著連綿的草原,一時分不清地屬國家還是私人。
大廈左邊是一座花園,涼亭上爬滿薔薇花,香氣撲鼻,粉蝶在其間翩翩飛舞,旭恩這才醒覺到這原來是個五月天。
都會沒有季節可分,都會隻有貧富之別。
為她準備的房間在二樓,朝南,小小一張床,白色織花純棉的床單被褥,照她所囑,床上置了電毯子。
旭恩把簡單行李整理出來,李斯太太為她準備了茶點。
她同周愛娣通了個電話。
“我看到哨子居了。”
“司徒先生的意思是,請你馬上開工。他始終覺得暖氣及通訊設備一定要現代,還有,大廈內每個角落都要明亮,其餘一切維持原狀,但看上去要光鮮,他得到消息,本周一當地教堂會舉行一個拍賣會,你或可撿到一些畫與擺設。”
“愛娣,你真夠嚕蘇。”
愛娣在另一頭笑,“廿二間房八個廳,你要不要那樣的大屋?”
“司徒氏喜歡呀。”
“他?他受小叔所囑不得不辦妥此事。”
“那一位老司徒先生倒是對旅居英國甚有興趣。”
“同你一樣,他是早期英國留學生。”
“多大年紀?”
愛娣說:“不知道,我從沒見過他。”
“他委托侄兒、侄兒委托你,你又委托我。”
“可不是。”
“告訴司徒氏,工程立刻會開始。”
“他千叮萬囑,是恢複原狀,不是創新。”
“相信我。”
休息一晚,旭恩第二天聯絡所有工作人員前來報到,不少由倫敦北上,就租附近的旅舍居留。
旭恩一天開了四個會,先是園藝師傅及裝修師,再與工程人員看藍圖,商量如何在浴室大理石板下敷施暖管及重拉電線等事。
這筆裝修費用足夠在倫敦市郊最佳地段如素利買一幢新屋。
地毯需要特別織造,木板地不少已剝落需要重拚,旭恩同室內裝修師說:“你瞧,這隻窗幔的絲絨,多光亮輕柔,現在還有這樣的貨色嗎?”
管家招呼十多廿名工作人員吃下午茶。
旭恩吩咐下去:“李斯太太,你不夠人手呢,請多一兩個幫手吧。”
旭恩已在哨子居成立指揮總部,她儼然大統帥一般,一旁有秘書紀錄會議報告。
她說;“費用請向會計師柏堅遜君支取,由他負責核數。”
應付這等事是旭恩看家本領。
在行內,她的才華早已為人認同。
這次,受司徒氏所聘,一則因為酬勞甚豐,二則因為旭恩在感情上遭受挫折,想來避世。
哨子居應是好地方。
工程立刻展開,每日下午三時半是開會時間,工作人員同旭恩彙報每日進展。
星期一,旭恩帶著會計師與裝修師去拍賣會。
一看當日拍賣之物,大喜。
“都是用得著之物,我相信不少根本自哨子居流出。”
這時旭恩的手提電話響了。
“陳大建築師?我是周愛娣,司徒先生說,請你注意拍賣品三十九號,誌在必得。”
“那是什麼?”
“一幅女像。”
“油畫?”
“可能是,你頻頻舉手就是了。”愛娣咕咕笑。
“遵命。”
三十九號拍賣品要一個小時後才抬出來。
的確是一幅油畫,畫中有一個俏麗的少女,側身站在窗前,穿著五十年代的便服,她有一頭美麗的金棕頭發。
拍賣員說:“底價五百六十鎊。”
什麼?這付當年的畫工還不夠。
旭恩立刻舉手。
身邊的室內裝修師忽然說:“陳小姐,油畫中少女站立之處,是哨子居的圖書室。”
旭恩停睛一看,可不是,自那扇窗看出去,剛好對正那薔薇亭。
旭恩衝口而出:“這畫原屬哨子居。”
她又舉了兩次手,終於以八百鎊投得油畫。
接著,旭恩又買了部份家具及燭台鏡子燈飾等物,都需先送到倫敦修理。
裝修師笑,“有錢真好,有用無用,先買下來再說。”
誰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