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白波賊的罪惡滔天,於夫羅的惡行罄竹難書,您是否會出兵剿滅他們?”
葉楓拍拍他的肩膀,正色說道。
“如果你能把晉陽百姓安頓好,我出兵太原郡就不會有後顧之憂。”
徐晃聞言,躬身一禮。
“保境安民,乃是公明的責任,先生盡管放心。”
於是,葉楓帶著四千騎兵再度北上。
這次,他們要去更北麵的五原郡和雲中郡.
那裏有更多的鮮卑人和匈奴人準備南下過冬,更會擄掠邊塞漢民,充作奴隸。
葉楓絕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胡人擾亂大漢邊塞是絕不可能允許發生的。
公元189年的大漢,正在麵臨第二輪寒冷期。
這段時間會持續400年,直到公元六世紀結束。
在寒冷的冬天,北方草原會突降暴雪,一夜就有幾十萬牲畜凍死。
青州的深井會結冰三尺,居民飲水困難。
江淮地區也會結冰,即便想要平定江東,也會因戰船難以通行而放棄。
哪怕是到了夏天,暴雨、幹旱、蝗災、瘟疫會輪番肆虐中原大地,讓百姓很難生存。
300多萬北方胡人會不斷南下,逐水草而居,養羊養馬,與農耕文明發生衝突。
為了給大漢百姓一個安穩的環境,葉楓必須北上收割一波韭菜。
十一月初五,馬邑迎來了第一場大雪。
漫天的雪花落在草原上,變成了銀裝素裹。
山凹子,上千頂帳篷被密集搭建。
壕溝、拒馬、角樓、寨門、瞭望哨、指揮塔、馬棚應有盡有,外圍更撒滿了鐵蒺藜,防止騎兵突襲。
營帳內,火爐滾滾,驅走了眾人的寒意。
鐵鍋裏飄著濃湯,大塊牛肉被燉得酥爛,用勺子趁熱舀進碗裏,撒上一把野蔥,放上一勺細鹽,就著烤熟的麵餅,吃得別提多爽。
軍營裏不允許飲酒,士兵們就養成了喝茶葉的習慣。
漢軍北出邊塞,每頓飯吃的肉食多於蔬菜,茶葉就成了必需品。
它富含維生素等物質,可以解油膩,清腸胃,方便攜帶,不易腐壞,草原人都用它做通用貨幣。
雖說葉楓帶了不少茶磚,他卻不打算用來貿易。
用刀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何要跟草原人卑躬屈膝?
更何況,他本來打算找胡人打草穀,解救被俘虜的漢民,還可以趁機練練兵,南下找董卓的晦氣。
此次北上,他更是準備了騎兵三神器,即馬蹄鐵、高橋馬鞍和雙腳馬鐙。
有了這些,就可以解放雙手,騎兵不容易從馬背上掉下來。
每個漢軍士兵還穿戴了皮甲、鎖子甲,鐵質頭盔,長槍、鋼刀和鐵胎弓,一人雙馬,保持較強機動力。
葉楓認為這樣還不保險,都計劃裝備上金屬圓盾,用於保護騎兵的後背。
河北甄氏已經在漳水沿岸建立了鋼鐵廠、水泥廠、玻璃廠。
半酸性黏土做成耐火磚,常山產的鐵礦石和煤石焦炭被一層層的擺放在耐火高爐內。
隨著爐火點燃,爐內濃煙滾滾,升入天空。
等鐵水出爐,被耐火板分隔一塊塊,加上生石灰不停攪拌,脫去雜質的生鐵就做好了。
如果要冶煉鋼鐵,或是采用炒鋼法,或是采用平爐精煉法,打造刀劍鎧甲。
現在,騎兵們手中長刀就是用精鋼打造,比普通鐵劍更耐用。
白晃晃的大刀片在夜裏閃動,讓匈奴人都以為是神兵利器,更加不敢靠前攻擊漢軍。
四千鐵騎都是這種裝備,依靠著強悍的戰力,從太原郡殺到了雁門郡,沿途所過,留下累累白骨。
去年秋天,十餘萬休屠胡聯合南匈奴左部胡,殺了南匈奴的單於羌渠,另立新單於。
他們不滿足現有地盤,沿著汾河南下,寇略雲中郡、定襄郡、雁門郡和太原郡。
十幾萬漢民被殺害,又有七八萬婦女、匠人被擄走。
哪怕是不到車輪高的小孩,也被扔在道路兩旁。
豺狗、餓狼跟隨在部落後麵,將這些丟棄的食物一一吃掉。
此次北上,葉楓有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消滅沿途的野狼、豺狗,收斂漢人骸骨,讓他們入土為安。
這些休屠胡族和左部胡族(左賢王部)算是走了黴運,他們總覺得天上有人正在在盯著自己。
有些不滿萬人的小部落,必然會在夜裏遭到漢軍屠殺。
哪怕是兩三萬人的大營地,也會時不時遭到突襲,每次死上數千勇士。
最後,殘存的族人也會在遷徙的路上,被漢軍鐵騎追上來幹掉。
就這樣,休屠胡人在太原郡北遭遇了並州鐵騎的滋擾,大小戰役打了十三場,損失慘重,隻能沿著汾水北撤。
俘虜的女人、工匠、奴隸都被丟光,雪亮的大刀成為他們的終生噩夢。
盟友左部胡人想要支援,卻被鋪天蓋地的箭雨放倒。
他們丟下上萬具屍體,帶著牛羊家畜,倉皇逃到西河郡。
葉楓暫時放過了左部胡族,全力追擊休屠胡族。
太原郡北會戰,大勝,斬首六千,繼續追擊。
定襄郡追逐戰,勝,斬首三千,繼續追擊。
虎頭峽伏擊戰,大勝,斬首五千,繼續追擊。
蓮花山九梁岩偷襲戰,大勝,斬首四千,繼續追擊。
雁門關爭奪戰,大勝,斬首五千,繼續追擊。
馬邑縣東會戰,勝,斬首兩千,繼續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