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洛陽皇陵突襲戰(1 / 3)

小平津渡口,位於黃河南岸,北邙山以北,是洛陽八關之一。

為了防止同盟軍渡過黃河偷襲洛陽,此地駐守一千名涼州士兵。

隨著董卓挖掘皇陵,有一大半的軍士被抽調到了北邙山,參加駐守工作。

段興是一名涼州兵的什長,跟著主帥胡軫平定過涼州羌亂,騎著戰馬跟隨涼州刺史董卓殺進了洛陽城,擁立陳留王登基稱帝。

中午,他吃過麥餅豆飯,找了一個背風的草垛,裹著厚厚的麻衣曬起太陽。

今年的冬天特別漫長,也特別寒冷。

前幾天還一直刮著西北風,吹得角樓吱呀作響。

涼州老兵是相國董卓的心頭肉,都能分到皮衣麻衣和果腹的食物。

那些投靠過來的羌人、胡人、大月氏人卻不會有這種待遇,他們隻能餓著肚子東出虎牢關,拚盡性命去搶奪塢堡豪強們的糧食、布帛、牛羊豬狗等牲畜。

隻可惜,隨著偽帝劉辯的河北軍南下,十幾萬羌胡被斬殺殆盡,他們也再沒有活著回到洛陽,享受片刻的溫飽。

今年二月,幾十萬同盟軍齊聚酸棗,拉開了討伐相國董卓的序幕。

相國董卓深恐背腹受敵,隻能燒毀了洛陽城,發掘皇帝陵寢,帶著數不盡的金銀珠寶遷都長安。

他們這些小兵就是炮灰,不久就會被調往虎牢關,聽候主帥胡軫的指揮。

真不知道這場該死的戰爭會在什麼時間結束,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前往長安,也把家裏的族人接到京城生活。

段興正眯著眼享受難得的午休,卻聽到遠處的大地傳來隆隆響聲,像是地龍翻滾,又像是雷霆暴怒。

“不對,這是大量騎兵過路的聲音。”

“前幾日,溫侯呂布帶著五萬並州狼騎南下大穀關,難道是他們得勝歸來?”

想到這兒,段興急忙跳了起來,整理好衣服,穿上鎖子甲,拿著長槍就向官道跑去。

此時,東麵的天空出現了滾滾濃煙,一條漆黑的長龍正以80千米/小時的速度向小平津渡口跑來。

段興站在一個緩坡上,駐足遠眺,看到的卻是曹、張、程、韓等人的旗幟。

“奇怪,天下第一戰將呂布的並州狼騎裏就根本沒有張、程、韓等姓氏的武將。”

段興可以肯定,眼前這支騎兵並不是自己的軍隊。

“敵襲!敵襲!”

他立刻扯著嗓子大喊,一邊喊還一邊跑向小平津渡口的軍營。

其他人也都注意到了不遠處的敵軍。

他們紛紛拿起刀槍,張開角弓,登上角樓,關閉營門,做好了防禦姿態。

東麵的官道上,張遼率領的四千並州鐵騎很快來到了小平津營寨的門前,雪亮的斬馬刀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了刺眼的光芒。

並州鐵騎們耀武揚威的排成三個千人方陣,蔑視著眼前的敵人。

小平津營寨隻有三百守軍,根本沒法防禦方圓一公裏的大營。

大漢騎都尉張遼戰意昂揚。

他身穿明晃晃的鋼製鎧甲,頭盔頂著一根紫紅色的雁翎羽,手中長刀緊握,遙遙指向大營的旗幟,大聲喝道。

“攻擊!”

“不留活口!!”

說完,他就第一個衝向了軍營南門。

麾下士兵見狀,也紛紛跟在他的身後,舉起鐵胎弓發動奔射。

一時間箭如飛蝗。

營寨裏的涼州兵也連忙搭弓射箭,對著衝上來並州鐵騎進行射擊。

他們看著羽箭落在穿戴馬鎧的重騎兵身上,絲毫沒有造成任何傷害,不由大為驚恐。

段興舉起長弓,悄悄露出半個腦袋,瞄準了衝上來的武將,森冷鋒利的箭矢劃破長空,直衝敵將的麵門。

張遼縱馬越過半人高的拒馬,偏頭躲過了這一支雕翎箭。

他回身拿起鐵胎弓,搭箭射向偷襲之人,三棱鋼箭也在空中旋轉著飛行了二十米,一下子射穿了探出頭來的涼州兵喉嚨。

老涼州兵段興,倒地身亡。

張遼收起長弓,拿出掛在腰間的長繩。

他借助馬速用力揚起碗口粗的麻繩套索,圈住了木質城門的圍欄。

輕踢馬腹用力一扯,城門柵欄就被拉開一角。

其他護衛也紛紛上前,握住這根粗繩,一起用力拖拽。

隻聽見吱呀一聲,木質大門就被徹底拉開。

並州鐵騎們歡呼一聲,騎著戰馬魚貫衝入小平津的軍營。

他們頂著稀稀疏疏的箭雨,如狼似虎的砍倒了一個又一個試圖抵抗的涼州兵。

不到半刻鍾,小平津軍營宣告失守,三百名涼州士兵皆遭屠戮。

過了不一會兒,中軍主將曹操騎著戰馬趕了過來。

他身後跟著四千南陽騎兵和四千兗州騎兵,機動力比一人雙馬的並州鐵騎稍遜一些。

征西將軍曹操看到張遼已經結束戰鬥,很滿意的點點頭,笑著稱讚道。

“文遠將軍,勇猛剛烈,身先士卒,克敵製勝,真乃虎將也!”

張遼連忙拱拱手,很謙卑的說道。

“曹公,幸好沒有讓您失望,小平津營寨內的敵人無一逃亡,已經被我軍全部斬殺,圓滿完成了您交給的任務。”

曹操捋著胡子,笑得非常高興。

“文遠將軍,你的並州鐵騎還能不能繼續戰鬥?”

張遼聽後雙拳一拱,正色說道。

“此戰僅是牛刀小試,並州鐵騎請求出戰。”

曹操很滿意的點點頭,他望向不遠處的北邙山,眼中閃爍著勝利的光芒,就對著張遼繼續下令道。

“很好,全軍繼續向西,目標北邙山皇陵。”

他讓程普、韓當率領四千南陽鐵騎做前鋒,從皇陵北麵發起攻擊。

自己則帶著四千兗州鐵騎跟在後麵,從皇陵東麵發起攻擊。

張遼的三千並州鐵騎稍作休息,打掃完戰場直接前往繞到皇陵西麵,截斷涼州叛軍逃往函穀關的去路。

......

平陰縣臨平亭,這裏是北邙山的最西段,山林鬱鬱蔥蔥,大漢皇陵的北陵區就座落在此。

北邙山的皇陵內,地麵已經被挖掘的坑坑窪窪,不便行走。

光武帝的陵塚位於陵園北部,坐北朝南,封土早就被喪心病狂的涼州軍破壞。

他們用洛陽鏟挖掘出了大量的陪葬黃金器皿,馬蹄金、麟趾金、金餅、金板、編鍾、玉瑗、儀仗器、儀仗杆應有盡有,還有數以十萬計的金銀珠玉和銅器,五銖錢更有十億多枚。

順帝的憲陵位於陵園東部,地上蓋了寢殿和起祗園,還有不少浮屠建築,整個陵寢麵積超過20萬平方米,顯得相當宏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