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以毒攻毒(1 / 2)

或許是看出了安尤勇的擔憂,林熙一邊一點一邊笑著說道:“可別這個眼神看著我,知道我為什麼這麼點菜麼?”

茫然的搖了搖頭,安尤勇給林熙倒了一杯苦麥茶,擔憂之色不減分毫:“不知道,不過咱知道醫囑讓你吃些清淡的。”

“這你就不懂了吧,我這叫做以毒攻毒,別看我高燒感冒的厲害,需要好好養一養。可這麻和辣都是辛辣之物,是專門驅濕寒病毒的,而我這高燒和感冒不就是因為昨晚受了冷風嘛,吃這些對我有益無害,你就放心吧。”

果然這頓飯後,酣暢淋漓的林熙再次滿頭大汗,卻再也不是早上的哪些冷汗,不僅過足嘴癮和祭了五髒廟,而且全身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整個人的精氣神也好了不少,很難看出半點生病的樣子。

真可謂是五味令人口爽,頓時間林熙覺得自己根本不需要吃藥了,隻需要每天多來吃點川菜病也就好了。

飯後兩人驅車來到瀘州市最大的圖書館——瀘州市圖書館。

瀘州市圖書館很大,上上下下共有好幾層,其中的書籍包羅萬象,又都分門別類,除了書籍之外也不乏有當代名人的字畫,又或者閱讀區等公共設施,書香韻味極濃。

站在圖書館第一層,看著偌大的圖書館林熙還真有點不知要從何下手的感覺,不過既然來都來了,哪能就這麼輕易回去。

於是兩人分頭尋找,找了兩個小時後終於黃天不負有心人,在三樓找到了想找的資料。

林熙翻開安尤勇拿過來的那本書,按照書中的目錄一頁頁翻過去,然後將內容了然於胸。

仇英(1498-1552)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居住吳縣(今蘇州)。出身寒門,幼年失學,曾習漆工,通過自身努力成為我國美術史上少有的平民百姓出身的畫家。

仇英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樓閣等題材,尤工仕女,重視對曆史題材的刻畫和描繪,畫法蒼秀,構思巧妙,筆墨俊雅。常臨仿唐宋名家稿本,如《臨宋人畫冊》和《臨蕭照高宗中興瑞應圖》,前冊若與原作對照,幾乎難辯真假。畫法主要師承趙伯駒和南宋“院體”畫,青綠山水和人物故事畫,形象精確,工細雅秀,色彩鮮豔,含蓄蘊藉,色調淡雅清麗,融入了文人畫所崇尚的主題和筆墨情趣。

其早期作品,以絹本為多,畫麵空白較大,用筆細膩,剛中帶柔,圓中有方,設色濃重。中晚期作品,構圖漸趨滿紙,用筆愈見剛直,運筆則自然而流暢,用色漸淡,有時亦作白描。仇英畫跡流傳有限,題年款者更尠。現傳仇英作品,多為後世之模本,皆市井職業畫人偽托之作,而有仇英之款印。故欲求仇英真跡極為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仇英之畫技多得自宋人畫跡之臨摹,往往可以亂真,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他初受周臣賞識其才而教之,亦受陳暹(字季昭,周臣之師)影響,但工整過之。其尤善仕女及界畫,有院派之畫技,複與吳中當時名流旦夕遊處,尤富文人畫之士氣。因此仇英與周臣、唐寅有院派三大家之稱,後人又益以文徵明而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亦稱“天門四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