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老村長(1 / 2)

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林芸嫻早已經在家做好了飯菜等著林熙和周哲,可奈何他們臨近午飯去的那一戶人家剛做好午飯,並熱情的邀請他們留下來一起吃。

本來林熙想要婉拒好意,卻被人家強拉著不準走,最後實在推脫不過,隻好給林芸嫻打了個電話說明情況後,就留在那戶人家一起吃了。

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快,眼看就已經到了下午四點多鍾,而林熙和周哲最後去拜訪的人家,就是林家山德高望重的老村長。

由於林家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老村長家所在的位置很高,甚至要遠遠高過林家山的其他住戶,一座孤零零的磚瓦房,聳立在高層山的山腰上。

老村長的名字叫做林富貴,不僅是村裏輩分最高的老人,而且是年紀最大的老人,雖然已經九十多歲的高齡,但身子骨卻是十分的硬朗,不管什麼事情都能夠身體力行,吃嘛嘛香,他甚至還在院子周圍種下了一片菜園子,沒事的時候就到菜園子裏侍弄兩下。

對老村長老說,他已經幹了一輩子的農活,就算生活條件再好也會割舍不下,即便是老了也要每天幹上一點,否則渾身都會不自在。

但唯一不足的是,如今的老村長已經耳聾眼花,跟他說話如果不是扯著嗓子喊出來,絕對是聽不到半分的。

早在十年前的時候,老村長的兒子、孫子以及曾孫子,就已經離開林家山到蒼溪縣城發展,也提出要把老村長接到城裏享清福,隻是老村長人老了,總喜歡念著舊,無論子孫怎麼勸他都不肯離開。

對於老村長的堅持,子孫們沒辦法隻好將就著老人家,又把把老房子重新修葺過後,這才稍微放心下來。

可即便如此,老村長的子孫們還是會隔三差五的回來看看,既是為老人家的身體著想,也是為了陪陪老人家不讓他太過於孤單。

林熙和周哲來到高層山山腰處的老村長家的時候,老村長正砍了一根毛竹,坐在院子裏編織著一個背篼,要知道老村長在年輕的時候,可是做得一手好篾匠活,常常被附近十裏八村的人稱讚,而林家山許多人家裏的生活用具,也都是由老村長親手編織的。

作為我國古老的職業之一,篾匠是舊社會製作生活用具必不可少的老手藝人,就跟就木工活的木匠一樣,都是靠手藝吃飯,而他們製作的用具則被稱之為“蔑製品”。

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發展,塑料製品的出現使得篾製品在很長時間內都被淘汰,好在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篾製品又有了一定的市場,篾製工藝品也很受人們的歡迎,比如瓷胎竹編,其實也是蔑製品的的一種。

篾匠在製作蔑製品過程中使用的工具,看上去並不是很複雜,其中必備的就是將竹子盤成細篾的篾刀,其次就是小鋸、小鑿子等。

當然,也少不了“度篾齒”這件特殊的工具,這玩意兒不大,卻有些特別,把鐵打成小刀的模樣,然後安上一個木柄,刀身上還有一道特製的小槽,而它的獨特作用就是插在一個地方,把柔軟結實的篾從小槽中穿過去後,使得蔑的表麵被修飾得更加光滑和圓潤,起到打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