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周哲堅持留下來,林熙和林芸嫻自然不能丟下他不管,就在周哲幫小護士將杜少爺送進重症監護室的時候,林熙將林芸嫻攙扶到長廊的椅子上坐下,並叮囑道:“媽,你先在這歇會,我去看看神父怎麼樣了。”
聽到林熙的話,林芸嫻頗為無奈的點了點頭,憂心道:“你不用管我,要是小哲需要幫忙的話,你就留下多幫幫他,小哲這孩子心好,對誰都善良啊。”
很快,林熙小跑著來到了重症監護室,而當他走進重症監護室後,眼前的一幕卻讓他感慨萬千,倒不是說杜少爺又出了什麼狀況,而是他受到的照顧實在太好了。
不得不說,社會畢竟是社會,總會存在某些特殊的潛規則,就算明著不會提倡,卻已經形成一種人所盡知的製度,比如麵對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醫院的辦事效率總要提高不少。
而辦事效率的提升,往往在很多時候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就是將危在旦夕的病人搶救回來也是很有可能的,而林**到重症監護室才短短幾分鍾時間,關於杜少爺的各項檢查結果就已經分析出來了。
彼時,打完電話回來後的劉民從小護士手中接過檢查結果,隻在前幾項數據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的心驚肉跳,甚至越往下看,他的右眼皮子都忍不住起來,並在心中暗道:“到了這地步還能活著,杜少爺的命還真是夠硬的。”
而更讓劉民不安的是,那張檢查結果上麵顯示的數據,幾乎跟周哲先前口述完全一樣,即便是相差的幾項數據,也是肉眼難以準確判斷的,比如病人的血壓、心跳頻率等。
可偏偏就是這幾項關鍵數據,全都嚴重偏離了正常數值,甚至於普通病人大相徑庭,說是一反常態也不為過。
換句更準確的話說,杜少爺的情況遠比周哲說的還要糟糕許多,說是命懸一線也不為過。
想到這裏,劉民心驚之餘又多看了周哲兩眼,心中對周哲的嫉妒和憤恨愈加強烈,可他對周哲的能力卻是自歎弗如,甚至不斷的哀歎:“難怪老教授寧願跟這個毛頭小子鼓起,也不願意看自己一眼。”
其實,劉民可以針對周哲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而這個原因,就是來自他對周哲的肌膚和憤恨。
作為一名西醫天才,周哲自然不缺良師益友,而對他影響最深、教授他最多的人,就是我國最著名的外科醫生,人稱“堯三刀”的堯文柏老教授。
雖然“堯”這個姓氏幾乎很難見到,但堯老爺子卻是廣為人知,就如同別人對他的尊稱一樣,他在外科手術方麵絕對是國內的頭號人物。
至於“堯三刀”這個尊稱的來曆,則是指他獨樹一幟的怪癖,每天最多隻動三次手術刀,無論對方是普通百姓,還是身份顯赫的大人物,都無法改變他的獨特怪癖。
前兩年的時候,周哲才剛剛讀研不久,就被堯老爺子收為關門弟子,真可謂是春風得意,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哲和堯老爺子經常在某些學術方麵產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