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飯店看了下時間,竟然差不多下午三點鍾了,距離和張芷言約定的時間,也隻剩下一個多小時了,正好這裏距離秦淮河沒多遠,開車過去不過十分鍾左右,林熙覺得反正閑著沒事做,就當過去散散步也好,也好提前領略秦淮河畔的風采。
秦淮河古稱龍藏浦,唐代以後才改稱秦淮,它的發源地有南北兩源,北源句容河發源於寶華山南麓,南源溧水河發源於東廬山,南北兩源合成秦淮河從東水關流入金陵城,最後縱貫金陵東西注入長江。
這條河流不僅孕育了金陵的古老文明,還在曆史上極富盛名,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的美譽,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曆史文化名河”,傳說秦始皇東巡到達金陵後,看到金陵上空有紫氣升騰,還以為那是帝皇龍氣,於是命人鑿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於江,使得後人誤以為秦淮河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
也是因為這個傳說故事,讓很多風水學家認為,那些在金陵建都的朝代,之所以都是短命王朝,就是被秦始皇鑿斷了帝皇龍氣所致,不過認同這個說法的人卻不是很多,畢竟過於迷信。
自從東吳在金陵建都以後,一千八百多年以來,秦淮河始終是金陵最為繁華的地方,享有“十裏珠簾”的美譽,除了是名門望族的聚居之地,還使得商賈雲集、文人薈萃,造就六朝的鼎盛儒學,雖然自隋唐以後,秦淮河的盛況日漸衰落,但也引來無數文人騷客的憑吊,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詠歎。
要說對秦淮河最深的印象,無疑就是“秦淮八豔”,而秦淮八豔中最著名的,無疑就是柳如是和陳圓圓兩位絕代佳人,她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正是因為她們,造就了秦淮河畔的靡靡之音,造就了金陵古都的千年繁華。
隻不過歲月匆匆,白雲蒼狗,數百年的時光已經悄然流逝,秦淮河上畫舫依舊在,卻不見了當年的歌姬與繁華,隻為後人留下悠然的遐想
漫步在秦淮河畔上,入眼處全是古香古色的複古建築,雕梁畫棟飛簷漏窗,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千年時空,回到了繁華的曆史舊夢,但是林熙知道,真正的古建築早已在曆代戰亂中毀壞,現在看到的這些複古建築,不過是近些年重新建造的,拿來引人遐想罷了。
忽然,林熙聽到遠處有嘈雜聲傳來,他循著聲音的來源看去,看到許多人圍攏聚集在一起,似乎有什麼好看的熱鬧,出於好奇心的驅使,他和周哲也晃悠悠來到人群後麵,想跟著一起瞧瞧熱鬧。
可讓林熙沒想到的是,人群圍起來根本不是熱鬧,而是一名年過半百、頭發花白的祥和老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似乎失去了知覺,他的臉色蒼白如紙,卻又透露出異樣的紅潤,即便是在現在的隆冬季節,腦門上也有冷汗不斷地流淌,而且喉嚨裏還發出難聽的嗚嗚聲,就像被堵住的下水道一般。
“劉老,您一定要堅持住,救護車馬上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