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祝可進是個隻進不出的小氣人,他花那麼多錢包養五六個二奶,總不能放著良田不耕種,所以前幾年專門跑到京都,並找到多年好友,從那裏求來一張益腎壯陽的藥膳方子。
祝可進的老友是個老中醫,而且還是中醫的國手,從他那裏求來的方子自然是毋容置疑,祝可進按照方子烹製藥膳粥,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吃一大海碗,效果還真就出來了,不僅讓他重振雄風,而且還不減當年,更是在三年前新得了麟兒。
人說老來得子是福氣,祝可進當時真是高興壞了,但是好景不長,他就聽人傳說謠言,說他小兒子是隔壁老王的,還說他頭上早就帶了綠油油的帽子。
有道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又說“人言可畏”,剛開始的時候,祝可進並沒有把謠言放在心上,但架不住說三道四的人實在太多,讓他對自己產生了動搖。
而且祝可進也知道,老來得子本就不容易,哪能讓自己一炮就中呢?自打有了這個想法,他就吃不下睡不著,最後索性帶著小兒子去做親子鑒定,鑒定的結果毋庸置疑,那就是他親的不能再親的親兒子!
知道親子鑒定結果的祝可進,當時高興了好些日子,甚至比他鑒定個稀罕物件,撿了個大漏還要高興,而自從小兒子出生以後,他就對大兒子漸漸疏遠,可謂是把所有的心血,全都放到了小兒子身上,誰讓小兒子才跟他最親不是。
彼時,林熙當然知道祝可進說的是客氣話,隻見他笑著搖了搖頭,婉拒了祝可進的好意,然後又善意的提醒道:“多謝老先生的好意,我已經吃過晚飯了,現在還不是很餓不過老先生,您這麼晚吃這麼東西,會對腸胃不好。”
聽到林熙的話,祝可進還是那副笑眯眯的樣子,卻不接林熙的話茬,反倒是顧左右而言其它:“這倒也是,你現在年紀輕輕,用不著吃藥膳補身體,嗬嗬,年輕人就是好啊,怎麼都不會覺得累,就算再累晚上也有精力折騰,可不像我們老年人呐”
沒理會祝可進莫名其妙的感歎,林熙用祝可進準備的放大鏡,首先拿起一尊玉觀音仔細端詳,時而還用強光手電筒照射,隻見那尊玉觀音以青玉雕琢,質瑩潤無暇,以立體圓雕,眠目直鼻、小嘴高髻,並有飾頭披。
除此之外,這尊玉觀音還是袒胸,身著長衣長裙,衣袖寬肥,左手指搭於右腕,右手持念珠,裙角露雙足,呈直立形,麵目慈祥端莊,如果這真是一尊真正的玉觀音老物件,按其價值絕對遠遠不止二十萬萬人民幣。
所謂觀音,就是觀世音,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後來因為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所以把“世”字去掉,而改名為觀音。
據傳說,觀音可化身萬千,是救眾生苦難慈悲菩薩,因此佛教把他描寫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但值得一說的是,觀音本是男相菩薩,後來才漸漸變為女相菩薩,大約始於南北朝時期,盛於唐代以後,早期多為觀音塑像,直到明代才有玉觀音的出現。
而且眾所周知,觀音心性柔和,儀態端莊,佩戴者可消彌暴戾,遠離是非,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災解難,遠離禍害,所以才會有男帶觀音女帶佛的說法。
然而林熙端詳那尊玉觀音良久,最後隻能遙遙頭放下,因為那尊玉觀音仿的實在太明顯了,原件還在故宮博物館藏著呢,這幾乎是行內人盡皆知的事情。
也就是說,那尊玉觀音騙騙外行人是可以的,但要想騙過行內人的眼睛,無疑是癡人說夢,真不知道祝可進是怎麼想的,竟然也好意思拿出來。
別看祝可進正在進藥膳粥,可他的目光卻始終停留在林熙身上,當他看到林熙拿起玉觀音端詳,不到五分鍾時間又將其放下,頓時就有些納悶了,難道這麼快就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