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章 表決(2 / 2)

“沈莉,女,籍貫江蘇,現年三十五歲,至今未婚。她早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同時擁有材料學、機械工程設計和自動化技術三個博士學位,畢業後她回國在國防科技大學任教三年,隨後進入603國家氣象研究所,從此消失於人際關係網。

星網滲透本地機密數據庫所獲的各種文字和現場圖片證明,這個女人參與了至少十五個國防軍事項目的研究開發,兩年前,她甚至秘密獲得中國科學院院士職銜。”安秉臣念著平板顯示器上的文字,所有人都在仔細聆聽,臉上神色卻不盡相同。

“這算是個女科學家吧。”田建明給出了總結。

“也是個軍人,動手能力強,做事很利索,不拖泥帶水。”安秉臣想起她接過衝鋒槍時毫不猶豫的果斷,從事科研的學者很少擁有這種軍人才有的狠辣果斷。

林子雲對沈莉的加入持反對意見:“她的加入有明顯個人意圖,這是否意味著將來她隨時都可能背叛我們?另外,就目前來看,這個人的加入對我們有什麼價值?”

安秉臣解釋:“隨著實力的提升,我們需要更多專業技術人才,這個趨勢注定無法改變,除非我們決意要龜縮在這山溝裏不向外發展。我已經通過卡魯谘詢了智庫,在沒有真正解決能源問題之前,本地化機體將是我們唯一能選擇的方向,而她的學識可以幫助我們設計更好的機體。沈少校沒有自吹自擂,她確實是全亞洲最好的材料學專家,即使在全世界也能排入前十名之內,我們需要這樣的人才。”

“我同意她加入,但應該多盯著點。”徐魯生小心翼翼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安秉臣把目光投向坐在距離桌子最遠的盧長安,二級軍士長一直保持著緘默,很明顯他還沒有完全融入這個奇怪的團體。盧長安讀懂了安秉臣的目光,他必須對此作出應答,這是作為這個團體成員的義務和責任。

“技術上的事情,我不是太明白,也沒有發言的資格,但有一點我想說說。招人入夥首先得有塊招牌,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們現在對十裏鋪那邊是義勇軍的身份,對外麵又是十裏鋪控製者的身份,但實際上根據我的觀察,這兩種說法不能真正解釋我們的性質。我們擁有超過這個時代技術水準的機器人,我們在積極訓練所有誌同道合的求生者,我們到底是什麼人?我們的目標是什麼?這些原則性的東西,我們是不是應該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和口徑?”聽到二級軍士長的這番話,安秉臣與田建明目光一對,心中不約而同都有驚歎。

屋裏這幫人來自五湖四海,基本全是逃避戰禍的求生者。作為名義上的帶頭人,安秉臣當下的目標也僅僅是生存,努力弄到更多糧食和能源,對於組織和綱領之類的東西他壓根沒有考慮過。盧長安的話讓他如夢方醒,一個團隊必須有組織和紀律,必須有目標和相應的計劃才能保持足夠凝聚力。他從心眼裏就沒把自己當作是義勇軍的成員,十裏鋪也隻是全民皆兵的試驗場,這個舞台太小,根本不足以承載他重建秩序的理想。

“我們到底是什麼人?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林子雲低頭喃喃自語,臉上顯露出迷茫之意。不光她,徐魯生、顧秀秀等人也都陷入了沉思。

“我們的力量源於地外機械文明,我們的目標是重建新秩序,一種更健康更有利於自身文明發展的秩序,同時努力清除導致人類自相殘殺的邪惡根源,讓所有具備理智和道德的人可以攜手共建一個光明未來。要實現這個目標,僅有機器人不夠,靠我們這幾個人也遠遠不夠,文明從來不是幾個人和一堆機器的事。我們現在立足未穩,更需要來自各方的援助,幫他們也是幫我們自己,都是為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所以,我看咱們這個團隊叫互助會怎麼樣?”安秉臣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互助會,簡單明了,我覺得挺好。”林子雲立刻表示支持,田建明也點了點頭。

“那行,名稱定了,我們先來一次民主投票,由大家來共同選擇是否接納這位女學者加入我們的團隊。以後關係到團隊的大事小情,全都一人一票表決。”安秉臣看了看天色,決定盡快結束這個團隊的首次政治協商會議,他明天一早還要去十裏鋪參加射擊訓練。

投票很快有了結果,安秉臣、田建明、盧長安、徐魯生投了讚同票,林子雲和顧秀秀投反對票,四比二,即便加上外出未歸的林子風也扭轉不了大勢,於是,沈莉順利成為互助會投票表決招納的首位正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