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章 神器(1 / 2)

123章 神器

123章 神器

黑夜降臨大地的時候,雪又開始悄無聲息地下了起來。

當盧長安帶著武裝者們蜷縮在圖書館的廢墟裏取暖時,安秉臣正在和辛旭用毛毯把運輸車裏四個昏迷不醒的同伴裹緊,他們都已經開始出現蘇醒的征兆,但天氣開始降溫,敞篷式運輸車雖然扣上了蒙布,但艙裏的溫度也高不了多少。正常人可以喝口烈酒,蹦躂蹦躂活動一下,但這四位躺著的就比較麻煩了,稍不注意萬一被凍傷了會更麻煩。

安秉臣非常擔心田建明,林氏姐弟和袁偉義都開始眨眼皮動嘴唇,可田老頭卻一直沒有動靜。細心的沈莉在田建明後腦上摸到一個鴿子蛋大小的淤腫,毛子兵搬運田老頭時一定是撞到了什麼硬物。智庫利用零號機體對田老頭後腦進行了一次毫米級的粗糙掃描,這是原本設計用作的軍事偵察的零號機體的最大分辨率,掃描表明老頭後腦血管中有一個直徑五毫米的腫囊,大量的血塊在附近堆積,不用說,這肯定是撞擊導致的腦血管創傷。安秉臣已經緊急召喚了一隻卡魯過來實施外科手術,到底結果會如何,誰也不敢打包票。事情變得複雜起來,安秉臣心裏有些煩躁,成功救人的喜悅早已蕩然無存。

夾在逃跑人群中的謝爾蓋少校最終還是帶走了田建明的腕式終端,這使他無論逃到哪裏都會像黑暗中的燈塔一樣耀眼。安秉臣沒有去追這位老對頭,因為他決定放長線釣大魚。所以,謝爾蓋少校才能順利逃脫,並在五個小時後登上了703後勤機場返回國內的大型軍用運輸機。謝爾蓋很清楚,雖然他的紅星突擊隊被打得七零八落,抓到的人也丟了,但隻要能把懷裏的腕式終端帶回莫斯科,他仍然是功臣。科涅夫將軍警告過他,那東西可能會引來敵人的追蹤,但少校有自己的看法,他不相信這樣一個小東西發射的追蹤信號能夠跨越上萬公裏的距離,他也不認為對方敢追到露西亞境內。如果真是那樣,估計尤裏總統會高興得跳上一段哥薩克民族舞蹈。

“新武器設計方案完成。”智庫柔和的聲音在沉寂的夜空中響起。

聽到這句話,安秉臣立時頓住來回踱步,旁邊的辛旭和沈莉也投來了好奇的目光,惟有對此毫無興趣的陳和平依然躲在遠處,他在玩一柄撿來的軍用匕首,並自稱最終肯定能練到飛刀奪命的水準。

“說說看。”

“當前條件下,二號機體的彈藥補給存在很大隱患。戰場上雙方使用的各種口徑武器彈藥類型累計一千五百四十二種,5。8毫米步槍彈容易獲得,但殺傷力和透甲能力太低。82毫米迫擊炮表現出色,不過彈藥的補充仍然極大限製了這種武器的使用。截止到目前為止,通過所有零號機體發回的偵察信息,智庫仍無法獲得更多82毫米迫擊炮彈。”

“行了,行了,別囉嗦了,直接說新武器係統。”安秉臣對這位智庫有點不耐煩,人工智能總是太囉嗦,說話也說不到重點上。他現在的心情,根本不想傾聽連篇累牘的前提總結。

“采用大型雙極電池的二號機體擁有充足動力,八十碼標準巡航速度下即使開啟所有掃描偵測設備也能保證至少五萬八千公裏的行程。既然電磁動力如此富裕,那麼為什麼不使用電力作為武器呢?同樣是拋射型武器,用火藥發射彈丸與用電磁力發射彈丸沒有本質區別,電磁彈射滑軌的表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從本地數據庫中獲得的信息表明,在其它大陸已經有類似武器雛形出現,隻是他們的動力設施過於原始,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瞬間電力峰值。但雙極電池卻能為電磁武器提供足夠動力,根據智庫的理論演算,即使是小型雙極電池也能驅動5毫米口徑的電磁彈射器滿負荷工作一百三十五次。”

“電磁彈射器?反裝甲能力如何?”辛旭提出了自己最關心的話題。

“目前模擬推演中彈射器可將5毫米金屬彈丸射到兩千五百米外,在這個距離上彈丸依然能洞穿兩百毫米厚複合材料鋼板。如果在一千米內,彈丸可以保證擊穿八百毫米厚的複合鋼板,透甲過後的彈丸殘片依然能對碳基生命體造成致命傷害。”腕式終端上浮現出新武器係統的三位設計圖,一個宛如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的短粗筒狀物緩緩旋轉著出現在他們眼前,三個人眼睛都瞪大了,這不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反裝甲低成本武器嗎?

安秉臣想起多次遭到露軍戰機壓製的經曆,於是又問:“電磁彈射器的最遠攻擊距離有多遠?我是說在對付空中目標的情況下。”

“新武器係統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隨時改變彈丸口徑和發射功率,目前預設三種彈丸口徑:5毫米,10毫米和20毫米。5毫米彈丸為中近距離攻擊口徑,實戰中還能根據目標距離和裝甲性質動態調整發射功率,從零距離到最遠三千米不等。10毫米為中遠距離攻擊口徑,最大發射功率下可擊中兩萬米外高速移動的大型物體。20毫米為超距離攻擊口徑,最大發射功率下可擊中六萬米高空的飛行物體。”三種口徑的彈丸均由真空電熔爐的生產線提供,其工藝複雜程度遠比帶發射藥底座的傳統子彈生產線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