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章 辯論
139章 辯論
“鋤頭表示什麼?”薛世傑突然問。
正在全息地圖上劃撥的辛旭楞了一下,他們已經來到了露軍新陸航團機場附近,滿腦子戰鬥組和火力部署的他過了足足三秒才明白薛世傑的話。“鋤頭?耕種唄,表示自力更生。互助會保證每戶人家都有至少二十畝田,單身成員可以相互組合搭配。”
“這麼說,互助會打算倒退回農耕社會?”薛世傑臉上的神情變得古怪起來,辛旭看了半天才明白他想發笑,怒火立時從心間湧出。
“種地怎麼了?自己養活自己有什麼可笑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城市已經沒法住人了,所謂的白領和工人現在正在饑腸轆轆地尋找食物。至於你說的倒退,我無法苟同。近代工業文明和火藥武器才多少年?人類農耕文明又有多少年的曆史?再說了,這兩者也不衝突啊,反正我是沒見過哪個發達國家完全脫離了農業耕作。”辛旭放下手中的工作,看著薛世傑:“你是不是認為,農耕文明就是羸弱的象征?”
薛世傑看出對方情緒激動,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他不得不改變語氣:“這個,當然不是,同樣是農耕文明,羅馬帝國可不弱,古代的埃及和中國同樣也都不是弱國。”
麵對這種狡詐的圓滑,辛旭的怒火頓時失去了目標,他瞪著薛世傑看了好一會兒,等到自己心情徹底平靜後才開口:“軍事隻是文明實力的一個側影,目光短淺的功利主義者隻會羨慕船堅炮利的表象,他們不知道生產一發普通的步槍子彈需要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工業科技文明積累,他們更不知道要保持這樣的發展和積累需要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進行何種變革。比功利主義者更有眼光的人認為,改變社會製度就能解決一切。但是,任何製度都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活著的人總有辦法繞開所有製度,篡改所有的聖典。少數有智慧有毅力的人可以堅守自己的信念,但是他們終將死去,這樣的人即使不犯任何錯誤,也僅能保證他們的影響力隻在百年之內有效。”
“所以,互助會認為,種田可以從根子上改變這一切?”薛世傑的話裏仍然包含著抑製不住的譏諷。
辛旭這次沒有再衝動,他像看怪物一樣看著薛世傑,突然笑了起來:“你知道決定一個文明,或者一個族群強大與否的關鍵是什麼嗎?”
薛世傑也笑起來,他的語氣偽裝得充滿謙遜和好奇:“是什麼?”在內心裏,他已經猜到對方肯定會亮出某些時髦的概念性詞彙,諸如民主、自由、平等之類近百年來被念爛了但是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的東西。
但是,辛旭的話卻讓他大吃了一驚:“是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那不就是說話嗎?說話就能讓文明進步?這個,這個是不是太滑稽了?”
“我說的交流是指包含實質信息的交流,而不是冗餘和虛假信息的泛濫。阻礙彼此交流的因素越少,一個族群發展的速度就越快,阻礙交流的因素越多,發展速度就越慢。”
看著陷入沉思的薛世傑,辛旭繼續道:“人為製訂的各種規則,種族、品銜、階層甚至性別都會產生阻塞人際交流的巨大溝壑,晦澀繁雜的語言文字,匪夷所思的腦殘製度和法律,食利階層別有用心的引導。那些曆史過於悠久的文明因為積累了太多冗餘規則而舉步維艱,這也是為什麼新興國家能夠比那些古老的文明更快更迅速地崛起。對於人類來說,習慣的驅動力往往比利益的誘惑性更大。要實現交流的基礎,必須有平等的對話環境,你覺得一個佃農能對他的雇主理直氣壯說話嗎?一個雇工能與老板平心靜氣地交談嗎?當然,下位者可以用暴力改變自己的對話地位,但是這樣做最終能得到真正的交流嗎?曆史已經證明不會,佃農把地主殺死之後更有可能會成為新的地主,然後他或者他的後代會發現,自己仍然需要佃農。”
“但我還是沒有看出這和耕種的關係。”薛世傑的語氣變得趨於平淡。
“每個人首先必須自立,有自我保護能力,能夠養活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有誕生公平的交流。你是不是認為,我們會和曆史上那些可憐的佃農一樣,麵朝黃土背朝天勞作一輩子,把自己束縛在一個十公裏範圍內的半封閉村莊,隨時等待上位者來主宰我們的命運?”辛旭晃動了一下手上腕式終端,把它舉到薛世傑麵前:“技術終將會改變人與人的關係,而互助會將是這次變革的先驅。”
“為什麼不為所有成員配置你們會長的那種載人機體?據我所知,你們在城裏的傷亡也不小吧。”
“時間,我們還需要時間,很多東西不是一蹴而就。”對這個問題,辛旭無法回答得更加詳細。
薛世傑點點頭,然後問了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你們會如何對待那些不同意你們觀點的人,比如說我?”
“對於持不同意見的人,我們將盡力宣傳我們的主張,如果無法說服,我們隻能到此為止。我們不準備搞什麼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也絕不通過殺戮來排除異己,我們沒有權力威逼別人。在不相互傷害的前提下,我們會走我們自己選擇的道路,但對任何威脅我們生存甚至以武力攻擊我們的勢力,互助會保證會帶給他們畢生難忘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