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章 資源(1 / 2)

143章 資源

143章 資源

“如果是薄裝甲,彈丸直接洞穿而過。護甲太厚,反而會加劇碎裂彈頭的濺射衝擊效應。”羅鴻山已經試射過多次,對這東西的威力讚不絕口。

“這麼沉,步兵用不了吧?”安秉臣沉吟著,想起盧長安也曾死皮白臉討要步兵版電磁炮。

後麵的卡魯開口了,但卻是智庫的聲音:“步兵用電磁炮仍然需要時間對整體結構進行優化,不過在現有材料條件下要將整個炮體重量縮減到十公斤以下恐怕很難。”

“那就是說至少要兩個人才能搬動?現有材料?還有別的更好的材料嗎?”

“目前所用的坦克裝甲以及前段時間所用的戰艦艦體品質都過於低劣,如果能有更優質的鐵礦,配合卡魯的原子陣列融合技術,理論上可以將武器重量削減為當前的四分之一。”

“這東西現在隻是個測試版,問題還不少,不能連發射擊不說,兩次開火間隔必須三秒以上。而且,每隔三百發射擊之後,都要仔細清理發射管道,掃除崩裂的金屬碎屑。”羅鴻山解釋道。

安秉臣可沒有吹毛求疵的念頭,就剛才那一發的威力,已經徹底讓他心服口服。羅鴻山說得沒錯,這東西要正式列裝到正在設計的三號機體上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用在蜘蛛車上應該是沒問題了。半個小時後,這台二十公斤重的夯貨被強行融入了蜘蛛車的頂部,駕駛椅後麵的空隙也塞了兩箱剛出爐的三千發專用彈丸。

羅鴻山提到了另一個話題:“二號機體和三號機體的載人型都遇到了很多問題,最大的麻煩是載人座艙對機體武器艙和引擎艙的布局有不良影響,要讓人坐得舒服,引擎和底盤的布局就會出問題,讓它們舒坦了,駕駛成員的空間根本就不夠。我這個活人模特兒被折騰了十多次了,每次出來都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全身不自在。”他和肖連山其實隻算卡魯們的助手,不過長時間耳染目濡,多少也學了些東西。

旁邊的卡魯立刻糾正羅鴻山的說法:“材料缺陷導致設計無法達到理論要求,生產線需要更多更高品質的原生金屬礦。”

安秉臣看了一眼空曠的地庫,那些原本躲藏在陰影中的舊式坦克已經消失了一半,它們被切碎後投入真空電熔爐,化作更多的本地機體。這裏現在一共有十五條生產線,源源不斷建造著不同機體的部件,然後由流水線盡頭的卡魯完成裝配,最後由羅鴻山和肖連山進行測試檢查。如果不是提供能源的雙極電池不夠,智庫完全可以把這裏的生產線數量再擴大兩倍以上。

“智庫,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開礦?那樣應該能獲得更多金屬資源吧,不過,哪裏才有你說的高品質原料。”

“這是所有距離我們一千公裏之內品質最高的金屬礦點位置。”卡魯的三角體目器內射出全息投影,一張立體地圖放慢速度卷動而過,上麵有十多個閃爍的銀白色光點。“我們還需要更多卡魯,以及更多的真空電熔爐和電站。”

安秉臣點頭:“等我回來,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卡魯,更多的生產線,更多的資源。”

兩天後,當安秉臣與辛旭的車隊在內蒙古西部的荒漠中彙合時,Q市這邊風雲突變。

李大同以一紙電文將第105師以及法美聯軍拒之城外,91師的一個團甚至搶占了城南各處要道街口,顯然不是為防範露西亞人。李大同尾大不掉之勢已是昭然若揭,法軍統帥呂布上校與美軍軍事觀察團團長傑克遜中校臉色變得很不好看,苗文彬也憤憤不平卻無計可施,無奈之下他隻能扣住隨軍帶來的輜重補給,不給城裏一發子彈一粒米,意圖以後勤壓力逼迫李大同就範。

李大同在戰前的剿匪行動中囤積了大批糧秣,靠著雄厚的家底城內守軍紋絲不動。不過會戰期間奉召進城的萬餘民間武裝人員可就沒這麼好的運氣,彈盡糧絕的他們嗷嗷亂叫著四處尋找李大同申訴,可哪裏又能找得到。這些人準備離城而去,李大同的部隊倒是放他們通過,但城外第105師的人馬卻奉命要收繳所有民間武裝的武器,這夥人兩頭受氣忍不住拔槍動武。一場交火下來雙方互有傷亡,雖然死傷不多,但這梁子可是徹底結下了。

一直在隔岸觀火的露軍得知後也沒閑著,科涅夫將軍指派漢奸人民軍新1師偽裝成土匪偷襲法軍和105師陣地,隨後又以一個坦克營追殺。105師師長白宗方和呂布上校抵擋不住,節節敗退到南山一帶,憑借險要地勢才站住腳跟。看到對方的坦克和裝甲車,這才明白是露西亞人暗中捅了自己一刀,不過這筆賬怎麼都要記在那些出城的民間武裝頭上。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