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章 忙碌
394章 忙碌
“十裏鋪的夏收情況如何?”安秉臣注視著全息基台前矗立的紀友貴,從對方淡然從容的表情來看,老村長早已習慣了這種古怪的聯係方式。
“情況不算好,十裏鋪這邊麥田平均畝產在三百斤左右,隻能勉強滿足鎮子周邊這萬把人的需要,比起崇明島那邊差得太遠。歉收的原因一是沒有足夠農藥化肥;二是許多耕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輻射沾染,應該是從地下水傳來的汙染源;三是種田的大多數是生把式,糟蹋了不少種糧。”徐魯生重傷住院後,紀友貴三天兩頭往來於十裏鋪和崇明島之間,不辭辛勞地指導種植工作。老頭越忙卻是越發精神矍鑠,套著那身髒汙油膩的藍色互助會製服,一點不像個快六十的鄉下老農。
“不要緊,抓緊時間種好秋糧,爭取明年打個翻身仗。江口碼頭那邊很快會運更多糧食過來,其中一半都可以留在十裏鋪。”安秉臣對暫時的挫折並不介意,上次江口碼頭五萬噸糧食被哄搶後,一個月之內又先後有三批共七萬噸糧食陸續抵港,這當中既有南方救國委員會為新一軍支付的防空勞務酬勞,也有東查的船運公司的援助,以及各種雞零狗碎交易拚湊起來的所得,互助會的開源節流政策正在逐漸進入一種良性循環。
“我抽了十個人,讓左天亮帶隊試搞無土水栽種植。”說起種地的事,紀友貴的精神毫無疲態:“這玩意兒好使,單位產量也高,就是耗電量忒大。”無土水栽種植技術不僅需要多種礦物元素添加劑,還需要驚人的電力供應,保證栽培室溫度的同時還得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模擬日光照射。但是,它的好處也顯而易見,脫離土壤的種植對空間需求不大,而且能做到平均三月一輪成熟期,全年可以種植四輪,即使在狹小空間內同樣也能獲得驚人的單位產量。
安秉臣笑了笑,這老頭是個很傳統的人,對所有的巨額支出--無論是雙極電池還是村裏的儲糧--都有一種天生的警惕和反感。
“老紀,不要擔心耗電的事。”他看了一下腕式終端下方的數字時間:“十個小時後,能源部的人會抵達十裏鋪,他們將在地下基地內建造一台兩萬兆瓦功率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什麼什麼堆?啥玩意兒?”紀友貴皺起眉頭問。
安秉臣點點頭,他忘了紀老頭對工程部的東西從來沒有太多具體概念。“那是一種大功率發電機,有了它,整個十裏鋪甚至Q市地區的用電都不用愁。”即將在十裏鋪開工的是女媧六代雙段式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它與五代的最大區別是嵌合了雙極電池生產線,可在功率輸出低峰期自動轉入生產模式。
“那就好,隻要電夠用,我就能少發點愁,要不那幫鬧著要給電騾充電的鄉親能把我給嘮叨死!”紀友貴悻悻道。十裏鋪第一批免費領取四號機體的村民們總嫌得不到足夠的雙極電池供應,工程部和能源部新設計了一種小型轉換器可以讓他們通過民用供電線路為自家的四號機體充電。即便如此,整個十裏鋪周邊地區的電力依然格外緊缺,所以能源部才下定決心在地下基地裏建造一座大型聚變反應堆,徹底解決電力危機。
“老紀,想不想搬到別的地方去長住?”安秉臣和顏悅色問道。十裏鋪是互助會的崛起之地,但要發展壯大,肯定必須要離開繈褓,走向真正的成熟。
紀友貴擺手笑了笑:“我這把年紀,能跑到哪裏去?還是留在鎮子裏,給你們看家,守著我那死老婆子吧。”在崇明島主持農耕工作時,老頭也進過高牆環圍的魔都,但他對那些逼仄憋屈的都市街巷毫無興趣。
“給你一大片荒地打理,電管夠,怎麼樣?”安秉臣也笑了起來。
“那倒可以考慮,不過千萬別把我老頭子塞到什麼樓什麼巷裏。”紀友貴咧嘴笑著,露出兩顆殘缺不全的發黃門牙。“我這輩子,就想住在抬頭能看見天,放眼能望到海的地方,想嚷就嚷想,想罵就罵,用力放個屁也不怕別人聽見!”
兩個人同時大笑起來。
在切斷全息通訊的瞬間,安秉臣隱約看到紀友貴背後的村委會辦公室大廳裏,潘紫煙和一位村委委員正坐在桌邊寫寫畫畫統計著什麼。
紀友貴的弟弟紀友富耷拉著張臉,表情一點都談不上愉快。
這也不奇怪,自從他前往奉天配合李均主持農墾工作以來,局麵始終沒有什麼起色。迄今為止,自願加入奉天墾荒隊的城內居民始終沒有超過一萬五千人。即使加入墾荒隊的人中,也有不少消極怠工和牢騷抱怨現象,還有不少人領取勞動工具和武器後突然失蹤。
安秉臣很清楚紀友富的心情,隻能勸慰開解:“老紀,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開始都是這樣,咱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所有人信任。再說,就算你想救人出水,也得要人家願意把手伸給你,對不對?”十裏鋪的現任村長紀友富和他的哥哥完全是兩種性格,雷厲風行做事是他最大的優點,但遭遇挫折後也很容易陷入情緒低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