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章 前夕
462章 前夕
盛夏的暴雨和高溫給了西伯利亞荒原上所有植物瘋狂生長的機會,春天的幾抹優雅淡綠此時已經變成鋪天蓋地的綠色海洋,海麵上那些星羅棋布的亮點是無數怒放的五彩鮮花。放眼環顧四周,視線所及之處看不到任何山脈,也看不到高樓大廈之類的人造建築物。
矗立在這片綠色之中的樊茂才抬著頭,透過頭盔防護屏靜靜凝視著天空中那些魚鱗一樣的雲彩。五分鍾前,有一架露軍的噴氣式戰機從西麵天空掠過。他在耐心等待,想看看它還不會再次出現。
他的背後,草叢中蹲伏著五名同樣穿著豬頭盔和緊身戰術防護服的步兵。為了獲得更好的隱蔽效果,他們在灰色防護服外麵套了綠色迷彩背心,看上去難免有點滑稽,但是效果卻很好。這些人的旁邊,七扭八歪躺著六具放倒的外骨骼單兵步行器。
樊茂才現在站的位置位於哈爾濱西北方一百公裏左右。
兩天前,他所在的什奉命從延邊出發,翻越長白山北麓後潛入露軍控製的哈爾濱至綏化區域。直到出發時,他並不知道此行的任務目標是什麼,直接來自仟長的指令僅僅包含了行軍路徑圖和沿途露軍布防的數據。
五百多公裏的行程,在“走你”外骨骼單兵步行器的協助下隻花了六個小時。智庫為他們選擇的大多是荒山野嶺的無人區,這些地方雖然地形險惡,又有野獸出沒,但經過所花的時間卻很少。在靠近人口密集的城區後,行軍路線變得迂回曲折,很多時候他們必須停下來等前導尖兵發出可以安全通過的信號。
這應該不是一次偵察任務,因為比起十名全副武裝攜帶步行器潛入敵境的步兵,一隻零號機體顯然更合適執行信息和情報收集任務,效率也更高。
樊茂才已經放棄了去苦苦猜想上麵的意思,他完全把這次出行當作一次實戰演習,嚴格按照步兵條例要求什裏每一個人。這些手下幾乎是和他同時加入互助會步兵的,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經曆過實戰,對剛到手的長弓電磁步槍、戰術防護服以及單兵外骨骼步行器都充滿了好奇。
在裝備熟悉程度方麵,樊茂才比他們好不了多少,但學曆最低的他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抵達奉天之後,他的什迅速補足了全額十人。從武器裝備下發的速度來看,顯然有一場大戰迫在眉睫,他們沒有時間通過培訓課程來掌握這些新裝備,隻能在實踐中摸索。好在這些東西操作起來都很簡單,而且,他們還有無所不在的智庫,通過戰術防護服內置的四元相位信道隨時提供谘詢服務。
說起戰術防護服,樊茂才從來不吝自己的驚訝。自從穿上這套神奇的戰鬥服後,他就再也沒有脫下過,無論吃飯還是行軍都穿著它,隻有在睡覺時才脫下那個造型醜陋的豬頭盔。
冬暖夏涼的內循環係統,萬無一失的三防密封性能,以及強大的彈丸穿透防禦效果讓這種衣服迅速成為步兵心目中比武器更重要的戰場夥伴,戰術防護服襠部的特殊設計甚至允許穿戴者輕鬆解決大小便排泄問題。
和樊茂才一樣,許多步兵穿上這套淨重七公斤的戰術防護服後就很少脫下。除了防護服內必不可少的一套罩頭薄絨衣褲,他們不再需要任何保暖/遮陽/防潮被服,以及額外的偵搜設備、通訊器材。無論是訓練還是出勤,隻要拎上自己的護脊背囊和電磁步槍就能出發。
正常行軍狀態下,一支長弓電磁步槍,加上裝有五個彈藥基數和三天口糧的護脊背囊,一名互助會步兵的標準攜重不會超過十五公斤。如此輕便的行裝賦予了他們前所未有的靈活性,無論長途行軍還是戰場交火都擁有巨大優勢。
當然,步兵什裏的機槍手和反裝甲火力手是例外情況,這兩大苦逼兵種的平均攜重遠遠超過其他步兵,以至於在某些時候需要為他們配備專職馱運的四號機體,或單兵外骨骼步行器。
樊茂才和他的手下奉命攜帶了大量爆破器材,每個人的平均攜重早已超過三十公斤。不過因為有最大負荷三百公斤的“走你”單兵外骨骼步行器,這些額外的負重完全不是問題。
帶了如此之多的爆炸物,所有人都猜到這次任務是要摧毀某處重要設施。
下午三點正,從四元相位信道傳來了更新的任務指示,他們的目標是大慶至哈爾濱之間的一處貨場。延邊指揮部要求徹底摧毀貨場內的八輛露製“傑卡”光纖作業工程車,同時炸掉所有可能堆放傳感器的庫房。駐守貨場的露軍是一支百人規模的傘兵部隊,星網的前期偵察表明他們擁有裝甲突擊車、小口徑迫擊炮和反坦克火箭筒扥個武器。
光纖作業工程車出現在哈爾濱,意味著露軍正在建造以地表傳感器為節點的激光武器防禦網陣地。摧毀工程車,炸掉傳感器,露軍就無法在哈爾濱附近構築類似合源機場和新西伯利亞的激光火力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