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章 協商(上)
513章 協商(上)
哈爾濱,紅旗大街,原國際會展中心。
薛世傑快步走出電梯,走廊上等候已久的趙振宇立刻迎了上來。趙振宇是薛世傑從李大同那裏要來幫忙的,他現在不僅執掌著整個鎮北軍的後勤供應,同時還是哈爾濱市的副市長。
“人已經到了,在貴賓區會議廳裏。”趙振宇放低聲音道。
“好,你和我一起去見他。”薛世傑輕輕揉了一下自己的臉,從長春回來一路顛簸了兩個多小時,那既不是戰前暢通無阻的高速公路,他坐的也不是舒適性極佳的軟臥轎車。
趙振宇看了看那張充滿倦意的臉龐,建議道:“要不,你先休息半小時,然後再談?”
薛世傑搖了搖頭:“算了,亂七八糟的事情挺多。抓緊時間,先趕緊把大事定了。”
他走出兩步又停下,對著跟在後麵的金必勝:“必勝,你去一趟阿合蘇那裏,把這一周我們離開期間城裏的軍紀糾察記錄拿來我看看。”
金必勝應了一聲,轉身走了。
趙振宇推開貴賓區的玻璃門,把薛世傑和黃處長都請了進去。
三人走進會議廳,房間裏兩個平民打扮的人都站了起來。
薛世傑摘下自己的軍帽,輕輕放在會議桌上,同時微笑著向對方伸手過去:“李先生,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
臉上有條疤痕的男人握住了他的手:“沒事,薛軍長是大忙人,遲到幾分鍾也是情有可原的。”
“嗬嗬,我們都很忙。大家坐下來談,老黃,去倒幾杯茶來。”
李均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他的目光掃過薛世傑放在桌上的軍帽,帽簷上那枚冰與雪花中間的紅五星讓他怔了一下。
紅色五角星居中,左邊的冰塊繪得像一塊六棱鑽石,右邊的雪花其實也是六角形。據說這個軍徽是李大同親自認可的設計,冰天雪地,象征著當初北方戰區的艱難環境,更帶有不忘記過去的引申含義。
李大同當初接手時的北方戰區,隻是一個搖搖欲墜的爛攤子,五萬多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武器彈藥奇缺,糧食補給無法保障,露軍又還兵臨城下,怎麼看都是一副兔子尾巴長不了的樣子。當時,誰能預料到會有今天的局麵?自從聯合會戰後,這支軍隊的路越走越寬,步子越邁越大,不但橫掃外蒙古,眼下又坐擁大半個東北。
現在的李大同,已經成了新一屆有實無名的東北王。
“那我們就長話短說了。”李均接過老黃遞來的一杯熱茶,打開了麵前的皮質文件夾:“按照我們先前的協議,六十萬噸糧食將分為五批,預期六個月內先後送抵哈爾濱,這是交貨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但有可能會發生變動。等到外蒙古接收工作開始後,無土水栽技術培訓也會立即啟動。至於我們承諾的那座可控聚變反應堆,將於三天後在哈爾濱東郊動工,這是我們的設計方案和施工計劃。”
望著對方遞來的幾張純手寫的備忘記錄文件,薛世傑瞪大了眼睛。
他注意到對方手上沒有戴腕式終端,連互助表也沒有,這在互助會的正式會員當中是個極其罕見的例子。
這位互助會信息部駐奉天的最高長官,看起來年紀也不大,居然是個複古派的怪胎。
經過李大同首肯,薛世傑與互助會達成了一項秘密協議,用外蒙古地區的控製權為鎮北軍換取六十萬噸糧食,同時互助會許諾向鎮北軍提供無土水栽技術培訓,以及在哈爾濱近郊援建一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互助會現在不再缺糧,從東南亞各地源源不斷運入中國的糧食價格一直在跌,這不僅是因為運糧的貿易公司越來越多,更主要的原因是互助會的無土水栽技術已經初見成效。
無土壤立體種植技術將傳統意義上的農業耕耘勞作變成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農作物單位產量提高近百倍不說,而且還最大限度杜絕了環境因素導致的不良影響。僅僅一年不到的時間,大範圍普及的無土水栽技術就讓互助會從缺糧困難戶神奇地變成了囤糧土豪。
唯一的遺憾是,這種超前的種植方法需要消耗驚人的電力能源。但對擁有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技術的互助會來說,能源從來不是需要擔心的問題。作為對這筆交易的附加優惠條件,互助會承諾將在哈爾濱東郊為鎮北軍建造一座八千兆瓦功率的可控聚變反應堆。
在薛世傑的提議下,幾位原東北電力業界的高級工程師仔細核算過,有了這座反應堆之後,哈爾濱城區的生活供電量不但可以恢複到戰前水準,南郊正在建造的大型種植基地也能保證至少五百萬人的非肉食性口糧。這就是說,哈爾濱和長春兩地的平民百姓,連帶鎮北軍都可以從此不用再為糧食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