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章 探索
535章 探索
南極,原共和國昆侖考察站。
冉大成小心翼翼地從電爐上翻滾的沸水中舀了一勺出來,勻到小杯子裏,然後遞給坐在自己對麵的安秉臣。他的老婆和一對雙胞胎兒子,警惕且好奇地打量著身穿防護服的安秉臣和況永祥。
“這站裏,除了你們一家,就沒別人了?”安秉臣喝了一口,熱水下喉後,他整個人都從冰冷的酥麻中醒來。
“戰爭爆發以後,都分批走了。我是帶著老婆孩子,自己偷偷回來的,這裏我熟,感覺也比國內安全。吃的食物,還有燃料、電池都不缺,有了這個,就更好了。”冉大成輕輕拍了拍自己左腕上的互助表。
況永祥從背囊裏摸出一瓶二鍋頭,擰開蓋子遞給了冉大成。兩個人先後抿了一口瓶中烈酒,相視淡然一笑。
冉大成戰前曾擔任中國南極科考隊副領隊,他和況永祥也有數麵之交。中露戰爭後,冉大成的運氣還算好,舉家南逃途中成為互助會名下最早的注冊自由平民。誰也沒有想到,這位海洋生物學家最終沒有留在十裏鋪開荒種田,卻帶著一家四口遠渡重洋來到了這世界之極。
安秉臣的目光掃過這座被當成冉大成私宅的科考站,蜷縮在屋角的是一隻已關機狀態的四號機體。當冉大成外出狩獵或到海邊捕魚撈蝦時,它就是這個家庭的馱運主力。在它的背後,倚牆斜立著一支明顯改裝過的一六式自動步槍,以及一支雙筒獵槍。兩支槍上都裹滿了五顏六色的防凍絨布,從金屬部分的光澤來看,冉大成把它們保養得很好。
“我還試著在冰窖裏種蔬菜。嗬嗬,從互助表上模仿無土栽培搞的。不過,不是這裏,在火山那邊,地下溫度要高一些。”冉大成又啜了一口二鍋頭。
“老冉,這裏可不是什麼世外桃源啊。”況永祥的眼中充滿了驚歎。
這座考察站是共和國設立的最靠近極點的南極內陸基地,它名字和互助會的那艘潛水巨艦相同,安秉臣出於好奇堅持想來這裏看看,沒想到這一來,卻發現考察站內竟然有人居住。等到況永祥上前一看,居然還是認識的,熟人。
冉大成笑了笑,他的頭發被修剪得短而整齊,那應該是他老婆的手藝。
“人的適應能力永無止境。我老婆學過醫,孩子有點小病小痛什麼的,都能自己解決。孩子雖然年紀小,不過這一年多來卻是越長越結實,也許,真是艱苦環境磨練人啊。”
安秉臣看著安靜坐在電爐邊的兩個小孩,他們看樣子應該有五六歲了。雖然在室內,但他們穿的衣服比父母明顯要少一層,倆孩子精神卻不見絲毫萎靡,四隻亮晶晶的眼睛專注地望著兩位陌生來客,也不多嘴多舌,就這麼靜靜地聽著大人們交談。
“孩子的教育,怎麼辦?”安秉臣問。
“我原先也為這事發愁,不過現在問題解決了。這都要感謝政務部的潘部長,自從她任職以來,一直在大力推行遠程全息虛擬教育課程。互助之光網站的遠程虛擬教育課程庫裏,從小孩到成人教育,各種外語都有,甚至專職技術行業的培訓也一應俱全。現在,不光我兩個孩子通過這東西完成基礎教育,就連我和我老婆,也在選修生物工程和天體物理學。”冉大成再次揮動了一下手腕上的互助表。
安秉臣笑了笑,狡黠地問道:“你走的時候,到底從十裏鋪弄了多少雙極電池?”他已經看出來了,這個極地之家的能源核心仍然是電力,而且他能肯定,這些電力都來自互助會的雙極電池。
冉大成也笑起來:“我可沒那麼大的本事!在十裏鋪的時候,我專門谘詢過資源部的向工,他給了我一套簡易方案,可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給雙極電池充電,不過轉化效率低得可憐,也要花很多時間。但是,在這裏,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安秉臣從玻璃縫裏望出去,看到外麵豎著一排風力電杆,電杆頂部的螺旋槳在極地狂風的作用下旋轉著。
“你何止是海洋生物學家,你應該是個生存專家,而且是極地生存專家。”他讚歎道。
“還是那句話,人的適應能力永無止境。”冉大成,這個熱情自信的天津漢子謙遜地笑了笑。他完全知道安秉臣的身份,接待兩位客人中表現出的不卑不亢態度也讓安秉臣頗為折服。
“這塊大陸上的資源其實相當豐富,有煤有鐵,互助會要想在這裏站穩腳跟,一點兒不難。”冉大成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作為自由平民,他很有自知之明,沒有過於熱情地打聽互助會會長出現在極地的真實目的。但是,如果能促成互助會在此建立前哨基地或墾荒區,那對他們家來說可就是天大的喜訊。
“確實是不難,老冉,你們一家已經證明了這點。”況永祥發出感慨。他簡直無法想象,自己的同胞竟然會跑到南極來躲避戰禍,而且還活得挺滋潤。
安秉臣笑了笑,不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老冉,我們還有事要辦,就不打擾你了。此地環境險惡,你帶著女人和孩子,也挺不容易,需要什麼隻管開口。隻要是我們能力範疇以內的,肯定幫你沒商量。再怎麼說,你好歹也是互助會庇護下的自由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