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章 真身
543章 真身
吳剛號船體外,所有能打開的艙門全都開啟,處於失重懸浮狀態的幾千噸海水飄飄悠悠滲了出去。湧到船艙外後,它們很快分解成無數晶瑩透亮的水滴,借著飛船的慣性速度成為環繞地球旋轉的一堆液體太空垃圾。
“等到速度減慢之後,它們會因為重力吸引逐漸落向地麵,最後墜入大氣層,或是蒸發,或是變成一場微不足道的降雨。”漢特博士也在注視那堆被飛船甩到身後的華麗海水。
安秉臣看了一眼儀表台,他僅僅啟動了八台電離子引擎中的兩台,就保證了吳剛號能以足夠速度和高度保持環繞地球旋轉。
“反應堆工作正常,輸出比僅有百分之十。我們將在兩小時後接近已升空的預製模塊群,目前高度一千公裏,速度每秒九點八公裏。”
他撥動了一下身邊的某根支撐杆,整個人的身體立刻像條魚一樣滑向艙口部位。兩隻卡魯敏捷地避開了這條飄來的人魚,它們的足肢末端能夠扣緊艙壁或地板上的六格巢孔,不至於讓自己因為失重而浮在半空中。
所有艙門都開啟的狀態下,船艙裏如果有空氣也和海水跑了個精光,安秉臣和漢特博士現在全靠背上的氧氣瓶支撐著。
半小時後,確認艙內海水已經外排完畢,漢特博士關閉了打開的艙門。
儲藏壓縮罐開始向艙內排出和地麵一樣成份的空氣,同時重循環過濾係統也開始啟動。
兩個人這才關掉背負氧氣瓶,摘下防護服頭盔,讓自己暫時輕鬆一下。
即使沒有頭盔內屏上的視覺強化功能模塊,安秉臣也能用肉眼看清觀察窗外的地球表麵景象。他們正在經過阿拉伯半島上空,這一片區域天氣晴朗雲層稀薄,可以很容易看見下麵連綿起伏的無數沙丘。
“真是太漂亮了。”安秉臣感歎道。
“能看得見我向你們的致意嗎?”通訊信道裏傳來肖連勝調侃的聲音。“兩位,請注意看,伊拉克西北部的沙漠裏,現在這裏可是萬裏無雲的好天氣啊。”
安秉臣和漢特博士都把目光移向了伊拉克國境的左上角,過了一會兒,他們才看到那片沙海中有兩團扭動的黑點。不,那不是黑點,那是觀察角度傾斜導致的結果。
兩分鍾後,他們看清了,那是兩個漢字——“吳剛”。
這兩個字是無數沙海中列隊的機器人組成的。
“我可是出動了全部手下喲。”
“壯觀。”漢特博士感歎道。
“會長,我能不能在這裏再玩幾天?”肖連勝抓住機會懇求道,執掌近二十萬俯首貼耳機器人士兵的感覺相當不錯。
安秉臣可不想給他開這個頭,二十萬人的機器人軍團,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不管放在哪裏都是容易導致不穩定的危險因素。十號機體,以及它所帶來的資源戰爭概念,是互助會繼影武士部隊之後的另一項重大軍事技術突破。
“沒得商量!事情都辦完了你還想賴在那裏不走?想建個自己的獨立王國,找幾個肚皮舞娘來充實你的後宮?警告你啊,四十八小時內回收所有金屬,就地貯藏,帶著十號機體返回江口碼頭報到!”
肖連勝沒達到目的,反被安秉臣數落一通,隻能悻悻地幹笑兩聲:“我也就是這麼一說而已,開個玩笑,嘿嘿。至於回來報到嘛,肯定不會耽誤,這點基本的紀律,我還是知道的。”
“那就行,不過我還是要謝謝你給我們準備的這個小節目。”安秉臣也笑了兩聲。
當飛船抵達軌道上的預製模塊群,艙內卡魯湧出開始拚接組裝時,安秉臣把監工工作留給了行內專家漢特博士,自己一個人到艙室中閑逛。在失重狀態下像魚兒一樣在空氣中躥來躥去的感覺讓他有一種無比自在的舒暢。
吳剛號飛船的控製艙位於船體核心,再往外是貯藏艙、生活區、休息室、反應堆艙、電離子引擎艙,除了引擎艙各有八個,其餘艙室全都各有一對,以控製艙為核心對稱配置。一百多米直徑的渾圓船體被撐得滿滿漲漲,還分為上下兩層。雖然康上去似乎很大,但考慮到將來會有上百位乘員,加上外殼防護罩的厚度,裏麵的空間確實不怎麼寬裕。
“吳剛號雖然免疫地麵雷達偵測,但這一千公裏的高度確實不算太高,在一些天氣狀況良好的地方,像天文台之類擁有大倍率光學觀測器材的機構也許仍然能看到你們。”沈莉從遠在萬裏之外的水下巨艦昆侖號上發來意見,她帶領的探險隊正在前往下一處發掘點的途中。
“那也隻是一個緩慢移動的光點,等到天文學家們搞清楚真相,我們的飛船也許已經離開環地軌道飛往月球了。”漢特博士對此並不以為然。
“歐洲電磁通訊監控係統發現,荷蘭的一位天文學愛好者用私人的反射望遠鏡觀測到了吳剛號飛船,他用自己的手機向荷蘭國家天文委員會報告了此事,還把拍攝的照片發到了互聯網上。”智庫的聲音隨即響起,當場證實了沈莉的推測。
“不要緊,每年環地軌道上出現的不明物體都有幾百樁,其中大部分是各國空間站拋棄的垃圾或遭到隕石轟擊產生的碎片。荷蘭人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搞清這件事,英國人、德國人也不行,法蘭西斯坦?算了,不提他們。等消息傳遞到美國人或露西亞人那裏並引起足夠重視,至少也需要三到六天時間,畢竟這不是彈道導彈火箭發動機尾焰之類的敏感信號。不過等到那時候,登月探險隊真的可能已經出發了。”沈莉回答。
安秉臣沒有參與這種技術爭論,他自認還不夠格,所以也不想參合進去瞎說。更何況,他現在正在悠然自得地練習在空氣中遊泳的藝術。
“脫離行星表麵的感覺,很不錯吧?”他的腦中突然傳來了諾瓦的聲音。這位達文巴真知者的發言總是充滿了像是漏氣的嘶嘶雜音,讓他一聽就能分辨出來。
“帕舍陀確實是個好東西。”安秉臣看了一眼係在自己腰間的帆布袋子,吳剛號飛船啟動電離子引擎保持軌道速度以後,他就取下了貼附在地板上的帕舍陀,將它裝進布袋隨身攜帶。這東西很重要,他還要帶著它返回地麵,以供下次使用。“如果沒有它,我們也許要多花十倍甚至百倍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