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章 發現
547章 發現
艙門打開之後,沒有歡呼,也沒有任何儀式,安秉臣擠在一堆人中間蹦了出去,他背後的氣罐還在艙門邊上蹭了一下。
說是蹦,完全不是他有意要表現得輕佻。這片荒涼世界的重力,僅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說,原先體重一百二十多斤的他,到了這裏僅有二十斤,即使加上防護服、氣罐和武器、工具,怎麼也超不過三十斤。
在澄海邊上著陸之後,失重狀態消失了。大家結束了空氣遊泳的狂歡,但卻都變成了人形兔子。還沒出船艙,已經有人在通道裏蹦來蹦去嬉戲。
等到打開艙門,就見一堆人接二連三蹦了出來,跟在後麵出來的卡魯比他們明顯要穩重得多。先出來的這幫人裏主要是勘測組的,都忙著抓緊時間打開底部貨艙,取出工具器材以便盡早開工。
沒有人為這次來之不易的登月行動感歎唏噓,也沒有人提議安秉臣來個發言什麼的。這支隊伍裏,每個人每個小組都有具體到分鍾的日程安排。在所有人當中,最輕鬆的恐怕就算安秉臣帶領的探險組了。
因為吳剛號飛船最終著陸的地點,距離那座遠古觀測站所在的歐多克蘇斯環形山僅有八公裏路程。所以,探險組並沒有趕著出發,而是先協助任務最繁重的勘測組完成出發準備工作。
互助會登月探險隊攜帶的唯一一輛六足運輸車,就是給勘測組配備的。同時還擁有二十台零號機體和一台五號機體的勘測組將深入澄海底部,努力從月表地麵深處搜尋水或者冰的蹤跡。隻要能找到水,或者冰也成,互助會的月球基地就可以站穩腳跟,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良性循環運作。
安秉臣擠在人群中,幫忙從打開的底部氣密貨艙中搬出各種器材組件。低微的重力讓每個人都身輕如燕,但也帶來了種種不適,不時有脫手飛出的扳手和鉗子從頭上飄過,失手者驚呼著,追逐著自己的工具,把整個著陸現場變得異常熱鬧。
但是,那隻是通訊頻道裏才有的喧囂。
這片布滿大小隕石坑和環形山的土地,給安秉臣最深刻的印象既不是荒涼也不是滄桑,更不是不用抬頭,隻要放平視線就能看到的藍色地球,而是耳中絕對的靜。
永恒的靜謐。
如果關掉通訊頻道,他隻能看到四周上竄下跳的人影,那些飄飄悠悠的工具,還有已經搬卸出艙的各種器材設施。蹦來蹦去的人們腳下踏起了一串串塵霧,但那些飛揚的灰土最終都會緩緩落回地麵。
因為這裏沒有空氣,聲音沒有介質可供傳播,也不會有任何氣流和風,即使是細小塵埃落下時也顯得四平八穩,穩重到甚至有些乏味。
安秉臣的眼前,似乎在上演一幕熱鬧的啞劇。
一小時二十分鍾後,勘測組順利出發。
安秉臣這才感覺到,經過這通忙碌,背上不知不覺有了些汗。他沒有降低防護服內的循環溫度,隻打算找個地方休息一會兒收收汗。
他轉動著頭盔,望向南麵那處巨大的盆地,那片被稱為澄海,直徑六百餘公裏,麵積足有三十一萬平方公裏的巨大凹地。
月球上當然沒有真正充溢著液體的海洋,這裏所謂的海,不過是一些巨大的凹地。和環形山相比,它們的麵積要巨大得多,而且坡度也更緩,有不少底部甚至是人類肉眼根本無法覺察傾斜度的大平原。從地球上來看,這些所謂的海,隻是月表的暗影部分。
澄海因為輪廓渾圓,在不少地球民族的傳說中都被稱為“月亮之眼”。露西亞紅色帝國時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月球21號,美國人的載人飛船阿波羅15號和阿波羅17號都曾選擇在澄海邊緣地區著陸,原因就是這附近地勢相對平坦,著陸安全係數更大一些。
吳剛號飛船采用的電離子引擎在瞬時加速方麵表現不佳,但在起降的穩定性上卻是超凡脫俗的優秀,它選擇在澄海東北角外沿區降落不是出於安全考慮,隻是為了盡可能靠近那座遠古觀測站遺址。
諾瓦在五萬多年前建造的地球觀測站,那裏麵有互助會目前急需的遠程四元相位掃描技術。
“……海參崴登月指揮部的意見是,探索組先去觀測站,然後再決定基地的選址問題。在這個期間,基地組也會派人搜索附近,尋找適合建造的備選地點。”再度打開通訊頻道後,秦子明向安秉臣複述著剛才漢特博士發來的建議。
安秉臣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在吳剛號飛船出發前,漢特博士在對執事團的簡報會上提到過一種可能性,如果諾瓦建造的那座遠古觀測站沒有發生嚴重坍塌或毀壞,他認為完全可以直接將觀測站改造為互助會的月球基地。
從大義名分來說,那也是屬於星台和智庫係統的財產,作為現任星台操作者的安秉臣對其擁有當之無愧的所有權。從技術角度來考慮,諾瓦當初動工建造時肯定就費了不少心血,雖說是五萬年前的古董,但工藝水平未必就比現在的互助會遜色。如果能直接沿用,按照目前互助會的需求稍加改動一下,那無疑將是一件省心省力的大好事。那怕今後要擴建,依托觀測站舊址向外拓展也不會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