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花明(1 / 3)

第605章 花明

第605章 花明

“我們為什麼不用坦頓人的八柱合體技術直接向南門二運送基地建造所需的各種物資?”在隨後召開的全員公議谘詢會上,第一仟仟長袁偉義問道。

阿拉斯加戰役中,工程部僅用三枚高密度圓柱體就完成了六萬部隊以及數百噸物資的瞬間傳送,摩天輪傳送陣給所有在場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能直接從金屬資源豐富的太陽係將物資送抵南門二,顯然比讓深淵號飛舟來回跑腿更方便。

工程部部長沈莉回答了這個問題:“摩天輪八柱,現在有兩柱留在坦頓人的月背球體中,我們手上隻剩下六柱,經工程部多次測試,以六柱之力仍然無法將物品傳送到四光年之外,而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係與地球的距離恰好是四點三光年。也許,湊齊七柱或者八柱能做到,就像當初坦頓人拋射行星那樣。但是,執事團已經作出決議,暫時不挪動月背球體中的兩根高密度圓柱體,以免對整個月背地下世界生態係統造成危害。”

沈莉卻沒有提到,工程部甚至有人提議將八枚高密度圓柱體全部放回坦頓人的月背球體凹台上。這樣既可以不用擔心破壞蜥蜴人的生態環境,又能切切實實見識一下八柱完全合體的摩天輪終極形態。然而,這個大膽的提議最終沒有被執事團接受,原因是風險太大,由此帶來的後果既可能會改變蜥蜴人當前的生存環境,也可能會對地球和人類都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

萬一,那月背下的金屬球體真是個遠古飛行器,直接破土拔地而起怎麼辦?退化中的蜥蜴人已經喪失了祖先的太多技術,未必能隨心所欲操縱那東西。雖然它們有跨越三維空間的天賦異稟,但終究還是需要新陳代謝的凡胎肉體。那兩百多個穹頂世界失去源自球體的動力支持後必然停止運作,由此導致的食物和空氣供應危機一旦爆發,蜥蜴人們又能活多久?

雖然蜥蜴人現有的二十六個部族並不都對互助會報以友好態度,但安秉臣和執事團從未想過要徹底滅絕這個曾經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的前代文明種族。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惺惺相惜的同鄉情懷,讓執事團在許多有關月球的決議上都盡量維護坦頓人的利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工程部絕不可能去動月背球體內的兩根高密度圓柱體。

“關於南門二基地建設所需的物資問題,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執事團目前正在審核來自工程部、資源部以及航天學院的十九份公眾方案提議,我們也歡迎所有正式成員對此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主持這次公議的工程部副部長江歡作出了總結,他麵前的全息基台界麵上,逐一羅列出那十九份方案提議。

這十九份方案中,隻有七份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其中他個人最看好的是資源部一位年輕化工專家的提議,直接以卡魯的物質融合技能對南門二上的矽酸鹽進行亞粒子級別的元素轉換,由此獲得寶貴的重金屬。卡魯的物質融合技能需要消耗驚人的異能量,但南門二距離自己的恒星很近,異能量的補充供應比地球這邊相對要容易得多。

可是,如果真采用這個方案的話,建造南門二基地所需的異能量將是一個極其恐怖的天文數字。以日產千噸重金屬為目標的話,僅負責融合轉化的卡魯就需要至少五十萬隻以上。如此浩浩蕩蕩的排場,甚至遠遠超過了南門二基地的建造規模。執事團最終是否會同意,還真是不好說。

“同樣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這樣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法。”資源部部長向文迪的頭像出現在當前發言框中。“南門二基地的建造,為什麼一定要和月球前哨基地一樣?難道離開了重金屬,我們就沒有別的辦法在地外行星上建造可供人類棲息生存的場所?南門二上有豐富的矽酸鹽,矽酸鹽在地球上也是水泥的主要成份,如果解決了水的問題,我們其實完全可以采用半矽酸鹽半金屬結構來建造南門二基地。”

“向工的這個想法不錯,南門二附近的小行星群嚴重缺乏富金屬礦,但有大量固態冰的卻不少。”漢特博士忍不住插了一句。

“在地外行星上造水泥建築?這……合適嗎?”新任機動騎兵總指揮辛旭滿臉質疑地問道。

向文迪笑道:“有什麼不合適?水泥的凝膠性能很好,成型後結實堅固,強度不輸鋼鐵,而且既耐腐蝕又抗衝擊,密封性差的問題其實也不是問題。我們可以用它來構築基地設施的外層,裏麵的密封層仍然采用合金或其它複合材料,或者直接效仿地球,在那邊也上鋼筋混凝土結構。南門二上除了沒有大氣層,重力方麵和地球差不多,我看完全適合矽酸鹽水泥的大規模應用。”

“我同意向工的提案。其實,現在南門二那邊執行這個方案的條件都已具備,我們可以讓會長他們先動手測試一下,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再大規模開工。”沈莉馬上站出來支持向文迪的設想,她的意見基本上也是工程部大多數人的意見。

工程部和資源部兩大技術部門都讚成的事,執事團想不通過都難。

接到執事團通知後,卡魯們用半個小時就完成了隨船帶來的一台五號機體模塊組裝,不過這次五號機體的任務不是深挖采掘,而是就地粉碎研磨矽酸鹽岩石,在獲得矽酸鹽粉末的同時,五號機體也從碎末中提煉以二氧化矽為主的石英砂,最後將它們按照一定比例重新加入水泥粉中以獲得耐高溫性能。

當深淵號帶著從小行星上采集的數百噸冰塊返回後,這個臨時工地終於有了點工地的樣子。數百度高溫炙烤下,傾倒在水槽中的冰快很快融化成水,但隨即在高溫環境下迅速蒸發。為了保住這些來之不易的水,施工組不得不將水槽轉移到深淵號內,需要用水時以耐高溫纖維軟管從深淵號取水。

經過長達十六小時的折騰後,南門二行星南極區終於出現了一座形如包子的人造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