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對弈(1 / 3)

第628章 對弈

第628章 對弈

三月八日淩晨,東西加拿大交界地區突然出現大規模連鎖相位脈衝爆炸,方圓近千公裏內的互助會部隊、日軍、加拿大國民政府軍無一例外受到嚴重影響,各種電磁器材和四元相位裝備瞬間癱瘓。

緊接著,來自美國本土的大批戰機對駐守溫哥華附近的日軍集群,以及互助會駐軍部隊彙聚的帕德萊地區實施了大規模轟炸。美軍投放了包括重量級激光製導炸彈以及雲爆彈等超常規大威力兵器,轟炸持續了整整二十四小時,其間又夾雜了由高空戰略轟炸機B-3執行的兩次相位脈衝轟炸襲擊。

整個加拿大中西部地區陷入一片電磁寂靜的沉默。

三月九日淩晨,帕德萊地區東南方向二十五公裏處出現大量美軍傘兵,駐守當地的互助會步兵當即主動出擊進攻立足未穩的美軍,消滅小股部隊後通過審訊俘虜得知對方係美軍第八十二空降師官兵。

到中午時,通過民用光纖線路又傳來了更多壞消息:美軍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於早上九點左右在諾納科湖地區成功機降並封鎖了通往育空河流域的幾條主要交通幹線;與此同時,同屬於美國陸軍第十八軍的第三步兵師、第十山地師、第十一裝甲騎兵團等三支不對也越過美加邊境向日軍控製領域內的溫哥華發動了迅速而猛烈的進攻。

自從日軍吞下整個西加拿大後,接壤美國的曆史名城溫哥華就成了優仁天皇覬覦整個北美大陸的戰略橋頭堡。以淺野雄介和堀內良齋為代表的軍部少壯派新晉軍官力主將溫哥華城內白人全部驅逐,將這座城市變成一座巨大的軍事要塞,以便作為下一步進攻美國本土的跳板。

但以小林真輝和佐藤陽為首的天皇禦前文官們堅決反對這種窮兵黷武的做法,他們建議吸取百年之前大東亞共榮圈戰爭的教訓,放慢擴張腳步,耐心花上二十年時間消化阿拉斯加及西加拿大地區,等待經營百年人心徹底歸順後再作南圖打算。

大本營禦前會議上的幾次爭吵都以不歡而散告終,優仁天皇明白小林真輝等人的諫言不無道理,但他也不願正麵斥責力保自己上位的軍部諸將,以免影響到正為國家開疆拓土的軍人士氣。

作為一種表達恩寵的調解手腕,優仁頒旨意授命淺野雄介在溫哥華建立南方前敵指揮部,同時將原本駐守阿拉斯加的兩個精銳陸軍師團也調撥到埃德蒙頓協助溫哥華地區防務,歸入淺野雄介統領的北美派遣軍第一軍序列。

得到天皇的默許後,淺野雄介隨即以南方前敵指揮部名義在溫哥華南部大肆修建各種戰略級防禦工事,並在城外部署了十二處連級防空火力陣地,同時又在艾伯尼港拓深水位,建造大型封閉式戰防船塢,為天皇禦座旗艦旭日號提供停泊位置。

半年不到的時間,溫哥華地區日軍駐守部隊僅正規軍就達到五萬兩千人,這還不包括日本移民自發組織的農莊民兵和北美浪人團等各種民間武裝組織。

所以,盡管有雷神相位脈衝炸彈的洗地開路,但美軍已經預計到這種新武器對低技術級別的日軍影響可能有限。所以,在對溫哥華實施了整整二十四小時的狂轟濫炸之後,美軍仍然不敢輕敵,鄭重其事地以兩個地麵步兵師在一個重裝甲團配合下向這座城市發動進攻。

由於南方前敵指揮部統帥淺野雄介恰好前往上京(原安克雷奇)參加天皇壽誕典禮,溫哥華這邊的日軍將領們遭遇突變後紛紛措施不及,一時間令出多門,徒增混亂,既白耗了人力物力,又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當美軍第十八集團軍的第一波重炮炮彈鋪天蓋地落入日軍陣地上時,淺野雄介的座機也正好迫降在育空河的一處湖泊中。

溫哥華遭遇轟炸的消息傳到上京後,淺野雄介當即明白大事不妙,這位新晉陸將勒令專機飛行員將自己火速送回溫哥華指揮禦敵作戰,不料途中卻遭美軍投放的第三波相位脈衝炸彈衝擊,四個發動機的軍用運輸機瞬間變成死鐵坨子。如果不是飛行員經驗老到,使出渾身解數將飛機迫降在湖泊水麵的話,淺野將軍很可能已經摔成了日式肉餅。

南方前敵指揮部統帥淺野雄介未能及時趕回溫哥華是後來日軍陷入潰敗的主要原因。這位奉旨討逆起家的日本新軍神在底層官兵中威望極高,內心深處豔羨不已的中高級軍官們紛紛效仿淺野的殺伐決斷作風,結果到了群龍無首的緊要關頭,就變成誰也不服誰的混亂場麵。

經過十六小時激戰,溫哥華城內外的日軍諸部被美軍裝甲部隊分割開來,彼此失去聯係,最終在第三步兵師和第十山地師的交叉圍毆下先後被擊潰。城南衛星鎮列治文、薩裏等地相繼淪陷,激戰中日軍損失逾萬人,更多的士兵茫然不知所措,縱然有心死戰卻無人指揮,眼見大勢已去後隻能丟下手中武器跟隨人群向北方逃竄。

與表現欠佳的正規部隊相比,日本移民組成的各種民間武裝卻令人刮目相看。

溫哥華迅速陷落之後,城外郊區乃至整個西海岸地區仍有不下十萬的農莊民兵和流動浪人團在與美軍作戰。這些人奮勇作戰的動機非常簡單:保衛天皇賜予他們的土地,保衛自己剛到手的利益。他們擁有的武器五花八門,從耕作農具到露製的反坦克火箭筒,甚至互助會內部流出的電融彈也有。反擊者們從四麵八方出現,守候在公路邊用各種土製爆炸物招待美軍巡邏隊,層出不窮的伏擊事件導致占領溫哥華後的美軍根本無法以連級以下單位獨立外出行動。

營級以上的大規模出擊雖然能殲滅沿途埋伏的敵人,但大多數情況下被包圍擊殺的對手不過是兩三個瘦骨嶙峋的日本移民,而這些人埋設的碎片空爆地雷卻很容易就能給美軍經過部隊造成重大傷亡。溫哥華落入美軍手中兩個月後,無論白天黑夜城外依然能聽到零星槍聲。苦不堪言的美軍最後不得不寄希望於征募加拿大本地土著,以複國名義組建加拿大救國軍,讓這些本地白人土著去對付日本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