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戰端(下)
第684章 戰端(下)
“與美軍相比,日軍在人數和裝備上都不占優勢,但在士氣上的差異卻非常驚人。我在前線曾多次目睹日軍在反擊中的自殺衝鋒,他們的官兵身縛炸藥手持自動武器,利用塹壕靠近對手後即拉燃引火索,短短數秒內高呼板載衝入美軍群中自爆。這種敢死衝鋒的實際殺傷效果並不大,但對本來就低迷的美軍士氣卻產生了致命打擊。”
“美軍依賴遠程兵器火力壓製已有近百年曆史,這種依賴性讓他們的單兵戰術主動性低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我甚至不止一次見到,連級規模的美軍在進攻中遭到日軍零星火力阻攔後立刻就地隱蔽並呼叫後方炮火或狙擊手增援。如此緩慢的推進,每前進一百米平均要花兩到三個小時,這還是在進攻的情況下,當遭到日軍大規模反撲戰線崩潰時,美軍前線部隊能在十分鍾內退出一千米。”
對於上校親臨現場的介紹,薛世傑安靜地傾聽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這就是溫哥華遲遲拿不下來的原因之一。”坐在薛世傑旁邊的徐慶邦也開口了。“另外還有兩個不容忽視的重大因素,第一是阿拉斯加戰役前席卷全球的美元大崩潰,第二是互助會通過大通公司向北美中部地區偷渡投送的近七億人口。前者徹底摧毀了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內的北美金融體係,進而引發了全球金融係統的崩潰,後者則把整個美國中南部地區變成了地獄。”
“嘖嘖……七億?他們是怎麼辦到的?”薛世傑沉吟著,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數以億計的菜色餓殍以僵屍圍城之勢洗滌沿途所有城鎮的壯觀景象。自從執掌南方新政府以來,他對人口數量帶來的巨大壓力可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敏感。
但是,七億這個數字也太匪夷所思了一點。就算兩邊海關和邊檢閉上眼睛敞開出入口,可著勁地任由來回橫渡太平洋接送,即使是不計成本的大規模空運,沒有十來年時間也做不到。
然而,互助會盡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這個奇跡,關鍵是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人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的偵察情報表明,互助會通過大通公司執行了一個名為樂土的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部分,是將自願報名的東亞移民彙集到魔都,從他們控製的江口碼頭運往世界各地。不過,根據美國人在相位脈衝風暴之前的衛星監控紀錄,魔都附近海麵從未出現過足以匹配這等運送量級的空中飛行器和海上艦船。而我們的偵查員報告,所有的自願偷渡者都是被集中到江口碼頭一個叫大通公司特種物流貨場的地方後突然消失的。”
“哦?”薛世傑想起來了:“是不是那個發現了六根超密度不明圓柱體的貨場?”
那個大通公司特種物流貨場已經被文宏達將軍下令隔離管控起來,在貨場中找到的六根神秘圓柱體讓南方兵器工業公司的包永春總工程師三天三夜沒睡覺。這些充滿詭異氣息的東西不算很大,長三米,直徑一米,但卻把一輛試圖搬動它們的重型吊車以及裏麵的司機瞬間碾成了兩厘米厚的金屬箔。
“國防部情報局的專業人員推測,很可能互助會已經掌握了某種遠程傳送技術,而那六根不明圓柱體,應該就是這項技術必不可少的關鍵。”
“既然如此重要,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在撤退時帶走這些東西?”薛世傑皺起眉頭。
“包工程師用多種方法測定了這些圓柱體的密度,從而估算出它們的平均質量大約在四萬公噸左右。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載具可以運走它們。我想,這大概就是互助會撤退時不得不拋棄它們的真正原因。”
“四萬噸?那麼,當初互助會又是如何把它們造出來,並運到江口碼頭的?”
麵對主席的質疑,共和國總理搖了搖頭:“不知道,國防部情報局和南方兵器工業公司的專家們都無法解答這些問題。我已經下令封鎖貨場,把周圍都圈起來,並在那裏建造簡易式對空遮蔽頂棚。現在,除了包工程師的人,其他任何人都不得靠近那裏。”
薛世傑歎了口氣,決定不再糾結於這個問題。他的目光,再度轉向那位剛從北美戰場返回的上校:“暫且先不提美軍,那麼日軍呢?說說你們對他們的看法。”
“日軍裝備略遜於美軍,但遠不足以構成代差鴻溝。前線日軍同樣也裝備了大量自製的相位脈衝炸彈,甚至還有從互助會手裏得到的少許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步槍,不過由於相位脈衝的潛在威脅,這些高技術含量武器的普及率並不高,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不大。”
上校的表情比剛進轎車時放鬆了不少,但坐姿依然筆挺如鬆:“自優仁天皇遷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並更名為上京後,全日本大規模向北美移民,粗略估計數字在一億五千萬左右。天皇屢下禦詔裂土分封有功將士,整個加拿大西部的廣袤地區都被分割成無數區域,永久性賞賜給前線作戰有功的官兵,這些土地的分封據說可以世襲繼承。優仁甚至在上京中央廣場勒石為碑,保證世世代代永不強製沒收賞賜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