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獻策(下)(1 / 3)

辛旭的求助通告發布後不到半小時,他的個人收件箱內就湧入了十八萬份文字、語音和視頻組成的實名郵件。

兩萬八千三百五十五位正式會員中有兩萬五千人發來了自己的助力建議,此外還有十五萬餘世界各地的自由平民通過互助表獻計獻策,這些雜亂的聲音中既有中肯可行的方案,也有天馬行空的理論,當然更多是空洞跑題的和平呼籲。

如果讓辛旭,以及他的隨軍將領和參謀們來逐一閱覽這些郵件,他們必定會陷入神經分裂的崩潰,而且從時間上來說也不可能。

所以,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毫無意外地交給了智庫。

智庫僅用一秒鍾就完成了對這十八萬份郵件的閱讀和分類,所有的建議內容按從“毫無意義”到“有望執行”共分成由低到高五個級別,大約有百分之九十的郵件被歸入“毫無意義”級別。

三小時後,回複郵件超過三十萬份,智庫始終保持著隨收隨分的驚人工作效率。

隨軍參謀們通宵逐一細讀了將近兩百份“有望執行”級別的獻策郵件,以打分取平均值的方式篩選出十六份公認最具可行性的建議報告,最後才推送到辛旭眼前的全息界麵上。

西路軍團指揮使滑動右手食指拖出第一份報告,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不到三秒鍾時間,他皺起眉頭,把那份瘋狂的建議書直接甩到了界麵最左側的垃圾桶裏。

在那份報告裏,一位工程部軍工組技術員提出,可向坑道內由上至下反複灌注大量液態幹冰,讓洞網內敵人陷入缺乏氧氣而窒息死亡。

這個建議和那些主張核彈、溫壓彈、燃料灌注的路子差不多,對付孤立的小型地下工事還行,要解決方圓三百多公裏的整個雪峰山地區完全不靠譜。且不說西路軍團從哪裏能弄到這麼多幹冰,洞網內的敵人也絕不是蠢豬和無能之輩,完全有足夠時間和人力開辟斜坡坑道讓自然向下滲透的液態幹冰溢出山體。

第二份報告的作者是位月球基地采礦隊的運輸車駕駛員,這位提議放棄現有的敵建坑道口,直接從山頂垂直打井至山底深處,埋設千萬噸級以上大當量核彈來個定向拆除爆破。

辛旭看得直搖頭,雪峰山可不是什麼搖搖欲墜的破舊廠房,如此大規模的定向爆破根本無類似經驗可供參照借鑒,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區域性大地震,甚至破壞整個湘西現有地貌,給原本穩定的生態環境帶來毀滅性後果。即便如此,雪峰山下的潛藏之敵也仍然可能會有漏網之魚。

第三份報告更是天馬行空別具特色,建議將附近沅江河水引來浸灌雪峰山,讓國防軍固守的地下網洞變成水底世界,坑道內戰鬥人員盡數溺斃死亡。

辛旭看得雙眼金星亂冒,他不知道怎樣才能將遠遠低於山體的沅江河水引到高處,更無法估算徹底浸灌山中坑道究竟需要多少立方水量。抽水機少了是純粹開玩笑,十台,一百台,一千台,到底需要多少台才合適?就算弄來一萬台抽水機,那又該抽多長時間?抽多少水量?沒有精確的計量,就不會有理想的結果,如果瞎搞亂灌一氣那就和撞運氣擲骰子一樣,沒準隻是幫地球君洗了個手而已。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皮和太陽穴,忍不住開始發牢騷:“智庫,你就不能推薦點靠譜的方案嗎?”

“按智庫綜合目前各種方案的最優化推演,我們應該采用高標號速凝水泥封砌山體,花半年時間將雪峰山砌成一座高達兩千米,方圓三百公裏的巨型方體平台。這個工程雖然龐大了一點,耗費時間略長了一些,但效果卻最佳,而且砌成的超級平台今後可以考慮作為星艦起降著陸場……”

智庫用毫無感情的聲音再次重申自己的看法,這個同樣驚世駭俗的方案五小時前已被辛旭否決,那基本上是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用推土機和水泥封印日軍地堡的放大版。

“別說了,智庫,用你的方案封砌整個雪峰山,我們得先建至少十五座大型水泥廠,同時還要為保障它們生產水泥所需的各種原材料再修四十三座輔助工場!這都還沒有算需要投入進去的人工呢!”辛旭白眼一翻,顯然不想讓自己這個西路軍團指揮使轉職為世界級工程建築隊包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