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拿著信件微微的歎了一口氣:“罷了,罷了,過去的事情就都過去吧,隻要他好好的善待百姓,將咱們的那些藥材用到了正途之上,我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媳婦,我答應過你的,隻要你不願意,我堅決不會再跟皇室有任何的來往。咱們這兒雖然風沙大了一些,植物不好種植了一些,但是我相信媳婦一定能讓大家的日子都過得紅紅火火的,跟曾經一樣。”趙笙坐在書香的旁邊,握著她的手輕輕的拍著。
太子登基之後,下發了這一係列的新政策,並且將這些全部刊印成了冊子。讓當地的衙役一字一句的念給百姓們聽,並且說明了這是書香提議,與戰王商量的,皇室隻不過是走一道流程下發下來。
天下的老百姓們自然是對書香和趙笙感恩戴德,同時也對他們這一個新皇多少有了些許的改觀。
都說“生而為人,孰所能無過”?既然太子懂得改過自新就是好事。
畢竟皇帝仁慈,與皇室宗親的關係良好,也是他們老百姓的福分,所以大家也是積極的響應。
因為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太子就正式的下旨封趙笙為並肩王,封書香為一品鎮國夫人。破例封了小鈴鐺,也就是如今的王雪為固倫固國公主。封小包子,也就是王浩為皇太子。
可惜呀,聖旨被原封不動的退了回去,任何賞賜趙笙和書香都沒有收,並且嚴肅的告知來宣旨的公公:“我家浩浩姓王,與皇室沒有任何的關係,絕不為太子!我們也不稀罕那什麼勞什子並肩王鎮國夫人,隻要心還肯善待百姓,我們夫婦就千恩萬謝了。”
聖旨雖然都是原封不動的被退了回去,可是聖旨已下,接不接都已經昭告天下了。
夫妻二人來到了新的地方,不愧是沙洲,真的是黃沙漫天。
可是書香經過一係列的考察,覺得這片地方還是可以改善許多的,不像是她想象中的那麼嚴重。
因為書香已經不回清河郡了,所以清河郡以及其他幾個附近郡縣的老百姓,許多人都拖家帶口,甚至舉家搬遷的往沙洲趕來。
因為這些年他們一直都在書香的羽翼之下,覺得日子很好過。所以書香在哪兒,他們就願意在哪,即便那些地方是別人口中的苦寒之地,那又何妨?!
再者,大家都是曾經受過書香恩惠的,知道書香和趙笙被貶至那樣偏遠的地區肯定沒有自己的人手,無論是種地還是旁的,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他們沒有多少的錢財,但是他們有人啊!他們這麼多人過去,多多少少也是可以幫上忙的不是?
本來書香和趙笙多少還是有些擔憂的,畢竟在這樣的地方,想要再建立起來一些勢力,保護自家的安全也不是那麼容易。誰知道那個被廢了的老皇帝會不會還有什麼心腹,什麼時候再給他們來個幺蛾子,那可受不起!
可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加入,當地的老百姓也知道書香和趙笙的名頭,自然是紛紛響應。
反正這些地方種植什麼都不好成活的,郡主娘娘說種什麼他們跟著種就是了,大不了就是不活,和往常也沒啥區別,就是費點體力的事兒。
沒想到的事,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們種的苞米,花生,紅薯,土豆,這些東西產量都非常高。雖然沒有那些稻米吃起來的味道好,卻也是不用再餓肚子了。
書香又通過了一些特殊的方法改善土質,比如說引水灌溉呀,比如說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栽種那些抗旱抗嗮的樹木以及藥材。
第二年,田成瑞和趙清風那兩個慫貨竟然也請了皇帝,屁顛顛的跑了過來,非要在書香她們宅子的旁邊修房子,那說得叫一個理所當然。
趙笙每每看著他們死皮賴臉的樣子都想要發火,他覺得,如果沒有這兩個慫貨,日子就完美了!
如果您覺得《千古賢妃亂世家》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9/4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