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中值錢一點的家當都被童老爺子拿來換錢了,為的就是給高氏看病!。這也就是為什麼童嫿剛醒來時看見那幅景象的原因。
可以說,高氏嫁入童家,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老童家。且不說這些物質上的條件,光就對小一輩孩子的教育就能看出來,童家的孩子之間友愛互助,相親相愛。年紀小小的他們,待人接物自有一番氣度。
所以說,童老漢當初誤打誤撞的,改變了童家的氣運!
可是,好景不長,高氏生病後,童家內部就出現不穩定了。
到如今,住在童家宅子的就隻有老大、老三和五丫小娟。老二一家在三年前就分家出去了,現在在縣令夫人的鋪子做個小管事,老四一家也在一年前就分出去另過了。
其實,與其說是另過,還不如說童浩是入贅到李員外家!李員外呢就李美瑩一個閨女,童浩一家全家搬入李家,這無疑是告訴世人,他童浩為了錢財,舍了自己的名聲!
自打一年前,童老四再次未中舉之後,老童家已經無力支撐童老四讀書了,畢竟高挽華的藥費是一筆龐大的支出。
在這個時候李員外提出要求,如若童家答應童老四一家住進李家,並且能夠給李家二老養老送終的話,李家就全力出資供童老四念書。
童老四當然是想繼續念書的,畢竟他總認為自己中舉是遲早的事,再加上李氏多多吹吹枕頭風,童老四便一心就想進李家。
童老爺子當然是不樂意的,哪有好好地兒子給人家當上門女婿的道理,況且,童老四是他最看重的兒子。
可是,就算童老漢以死相逼也未能阻止童老四執意離開。分家之時,李氏又提出,童老四隻是住進李家,並非入贅,所以童家理應分童老四一份家產。
這件事,給了尚在病中的高氏沉重的打擊,她本事高門大戶出身,在大戶人家,隻有家裏沒了老人,或者兄弟不和的情況下才會分家。可是就連平日裏學習詩書禮儀的童浩也受不了貧窮,想要脫離這個家。高挽華覺得是自己拖垮了這個家!
想想也是氣人,當時分家之時,高氏已經重病在床了。剛滿一歲的童禹,也就是高氏最小的孩子也得了重病,童家為給二人看病已經將家裏的積蓄用的七七八八,能用來換錢的也被變賣了個幹淨,此時李氏再提出分家,無疑是趁火打劫啊!
當年高氏嫁入童家時,童老四才十歲。是高氏看出童老四是讀書的料子,這才親自給他啟蒙,教他認字,並出錢讓他去書院讀書。不僅如此,高氏還免去了他的農活,讓他一心一意讀書。
童浩能有今日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全憑了高氏,可就在高氏最艱難的時候,不僅沒有陪著高氏共同麵對,還在高氏病重之時,竟因一己之私,對童家和高氏雪上加霜!
如果您覺得《佳妃難棄》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9/49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