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二章 天罡淩煙(1 / 2)

韓國有句老話:“人在上廁所前和出來以後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這句有點粗魯的老話是金喜善說的,與江川混熟了之後她時不時語出驚人,不過已經忘了是在什麼情景下說的了。

但這話說得有道理,人都是根據自身需求不斷調整想法的。

江川將《寄生蟲》劇本給大家看了,然後說:“我根據一個靈感先寫了劇本,然後才發覺這並不適合曰本的現實,更像是發生在某個突然暴富的發展中國家?”

美空、真衣和雅美的反應都一樣:“中國?”

“不,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在中國,階層的隔離和對立沒那麼嚴重,與國民性也不相符,更像個韓國故事。”

結果三人都有些納悶:“你這兩個月都在北京,怎麼會在那寫了個韓國故事?”

“這個不好說,”江川悠悠地像個哲學家:“人在上廁所前和出來以後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我寫之前和寫好了之後,想法也不一樣了。”

“那怎麼辦,這個故事真的非常好,厚重卻極具滲透力,真的不能在曰本拍嗎?”

“你覺得這像是曰本故事嗎?”

美空:“感覺有些極端。”

真衣:“曰本富人沒那麼膚淺。”

雅美:“如果放在當代社會有些勉強,放在六、七十年代倒是有可能。”

江川歎口氣:“我看看劇本能不能調整吧,實在不行就把背景設置在首爾。”

“可你是個日本人,寫韓國人的社會弊端,他們會氣得發瘋的。”

“所以,真的很難啊。”

“現在隻能希望你劇本調整成功,或者韓國人看懂這故事的深層含義和價值,能夠達成某種共識與合作。”

“這隻有盡力而為了。”

於是一通操作猛如虎,江川給自己找了好幾個梯子,以後再去首爾就合理合法了,連帶著韓國安全部門都不用跟著提心吊膽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他在寫《進擊的巨人》、《鬼滅之刃》動畫劇本之餘,也開始將《寄生蟲》中的曰本元素剔除,徹底改回為一個韓國故事。

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如金喜善出的主意,江川開始放風一直喜歡韓國的曆史文化,始終關注半島當代社會的發展成就,並盛讚韓國電影人的不懈努力,對亞洲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他有種挺抱歉的感覺,似乎自己又在施展曰本人的傳統技能,這次是打算陽謀偷襲首爾。

韓國方麵果然很快就接收到了江川的善意,對這位著名國際大導演的不吝讚美十分驚喜,於是乎網友們以及不止一家媒體紛紛表示,歡迎他這樣識貨的國際友人前來飽覽三千裏錦繡河山、品嚐美食、體驗當地風土人情。

李英愛對他從善如流,真的把故事設定在首爾十分欣喜:“沒想到您真的會聽別人的建議,實在是太難得了。”

看來她生活在遇到太多自以為是的家夥了,不是江川表現得多好,全靠其他人襯托。

既然要在首爾拍電影,江川與英愛約定過一段時間就去首爾繼續體驗她的風土人情,順便與韓國電影界人士接觸。

“三千裏錦繡河山,真的是愛不釋手。”

除了創作一堆的劇本,小野寺的音樂事業也得操心。

之前招收的六十八名學員,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基本都合格了,但也仍有三名遭到淘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有些人並不具備長期發展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