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護城河岸,德門上頭的個大字若在眼:長安城。
殘陽猶掛,長安城內樹影斑駁,一抹餘輝斜射在朱牆黃瓦上,漸趨黯淡。
進城來,沿著朱雀大街一北行便能到達皇城兒下的康坊。來到坊內,過了棲霞橋再轉一個彎,立時就可見偌大一座酒樓當街而立,是下馳名的“蘭亭集”。
酒樓惹人注目的是塊極大的金字牌匾,筆力雄贍,瘦硬清挺,堪稱絕。牌匾年深月久,上風雨侵蝕,筆跡漸顯模糊。金字招牌下書有一副對聯,僅有八字。上聯是:群賢畢至;下聯是:少長鹹集。是千古奇文《蘭亭序》裏的名句。
時,“蘭亭集”內酒肉盈香,人聲漸響。
在二層樓首座上有一大漢,自斟自飲,一大壺酒已喝大半,桌上的二斤牛肉也剩無幾。這人十來歲年紀,身材高大,方耳闊口,身穿青布薄衫,桌角著一兵器,落日餘暉照在他黝黑的臉上,滿是風霜色。
大漢兀自飲酒,時不時張望,見街上行人熙來攘往,甚是繁華。過了半晌,樓梯有腳步聲響,隨後慢悠悠走上一人。大漢抬頭,見來人是一出老和尚,身著粗布僧袍,頭頂戒疤。老和尚上樓來,離著大漢不遠,找了個臨窗的子坐下。跑堂過來招呼,和尚要了一壺清茶,配許齋飯。
大漢業已飯飽,便拿兵器,喊店結賬。就在這時,街上響鑾鈴聲,急促刺耳。大漢憑窗下望,來是一隊官兵在張貼捕人文告。官兵粗野,街邊的幾處攤販已踹翻,攤主匍匐在地頭如搗蒜。大漢皺眉,一股血氣上湧,就要動怒,猶豫再,終究是坐了,而後是一聲長歎。
個和尚自行吃喝,聽見大漢的歎息聲,便抬頭大漢瞧了兩眼,隨嘴角上撇微微一笑。大漢生愛打抱不,身有要,不再添是非,不。時見和尚臉上滿是鄙夷色,雖心中有氣,卻未會。大漢招呼跑堂過來,結了飯錢,拿兵器下樓。
來到街上,大漢走到布告抬眼瞧,不吃了一驚,見上頭的畫像是樓上僧人。大漢從布告上,和尚法號“了塵”,是慈恩寺證院長老,今日早時候進宮為乾寧帝誦經,卻趁行刺了大太監劉複恭,皇上震怒,令金吾衛緝拿。
大漢內心不,不慈恩寺的長老怎會與劉複恭有過節。大漢喜交朋友,心內暗自欽服,有心折酒樓攀談幾句,再抬頭卻發現和尚已無蹤影。
眼下的長安城雲詭波譎,早已傳布開了“誅閹劉、清君側”的消息,莫非是方才和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