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網談》是一周一更的人物新聞采訪,可是因為首期獲得好評如潮所以上級一再要求接下來的訪談從策劃,選人,到後期都必須達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但是一開始,組中幾人對於這種隻知道一味迎合市場的做法就持有不屑的態度
所以第二期,他們劍走偏鋒一致選定開頭就計劃好的采訪對象——著名國畫大師康選樂。
從寫稿到采訪,兩位大家一絲不苟,跟來的兩個小跟班也是兢兢業業。
對於采訪節目至關重要的後期剪輯,四人熬了足足兩天兩夜,導入導出來回實驗,最後才得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可當把樣片交上去審核的時候,參與試看的工作人員連連搖頭。
南北雙俠滿懷希冀的等在門外,最後卻帶著滿身的頹廢回到小組。
“沒關係,這個不行,我們還有B方案呢。”
此後的幾次,為了保險起見幾人決定寫好策劃先上交,等上級點頭敲定了,底下的人再出去采訪,這樣也好節省時間精力。
可是一個月的時間,推翻重做的三份策劃,來來回回改了幾遍新聞稿,就沒有一條是被肯定的。
紀瑜不幸,剛恢複身體重回報社來上班就被迫麵臨兩方交戰。
“為什麼一定要長得帥有前途才能被列為采訪對象呢,他國畫大師比律師差在那裏了!!”
在當今處處充斥著‘外貌至上’的思想社會中,郭侃忍不住心中的怒氣嘶啞著喉嚨。
編輯表情淡漠,並不認同他的看法。
“這就是市場,市場有需要就不缺人創造,你不願迎合,自然有大把的人拚了命的往上趕。”
誰沒有過誌比天高的夢想和期盼,但經久的打壓告訴我們不是隻要努力就能夠成功。
在有足夠的底氣之前,任何人都是社會附屬品。
他額頭間的青筋繃起,猩紅了眼,一滴淚順著常年黝黑的麵龐滑落,似是無聲伴著絕望的拖腔。
紀瑜體會不到遠大的誌向和長遠的目光被現實粉碎的無力。
她隻知道那天以後郭侃便主動退出了這一節目的有關工作,安心回歸一個記者的本分,每天奔赴在風雨交加酷日嚴寒的路上。
後來《網談》經包裝及推銷,在年輕群體中廣為傳頌。
一些同行記者得知郭侃為先前采訪活動的半壁江山,卻在節目剛剛爆紅的時候悄然退出。
有人問起過他,是否會後悔當初的選擇?
彼時的郭侃不久前結束了一個國外的病毒社區采訪,袒露在外的身體被迅猛的紫外射線曬掉了一層皮。
麵對鏡頭,他依舊是當初那個不卑不亢,不願屈服的剛強男人。
前來采訪的記者又把提問重複了一遍。
他愣了好一會,笑著說。
“都已經做得這麼大了嗎,我最近一直忙著手上的工作,都沒空回報社。”
而後無論記者如何旁敲側擊,他都能夠巧妙的躲過敏感提問。
直到采訪快要結束,眾人都以為這一次要空手而歸的時候,郭侃才失神般盯著某一處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