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3)

第二天,王琦瑤還是原先的發型,換一件白色滾自邊的旗袍,一半家常,一半出客的樣子。妝卻是化重了一些,正紅的胭脂和唇膏,不致叫那素色掃興的意思,臂上挽一件米黃的開司米羊毛衫,不是為穿是為配色。汽車還是停在前弄,那司機下車叩的門,不輕不重的兩下,一受過規矩的模樣。王琦瑤走過天井去時有些慌張,那李主任雖是昨晚才見,這時卻不知何人何故,事情總有些突如其來。她坐進汽車,迎麵看見李主任的微笑,老朋友似的了。雖還是不多話,但畢竟一次熟似一次,是略為親切的氣氛。車走在中途,李主任低頭看看她膝上的手提包,指一指上麵的珠子說:這是什麼?王琦瑤老實回答說,是珠子。李主任便恍悟道:哦,是這樣!王琦瑤才知是逗她玩,便也一報還一報地點了李主任手上的戒指說:這是什麼?李主任不說話,拿過她的手,把那戒指套在了她的指頭上。王琦瑤又慌了,想這玩笑開得有點過頭,話收不回,手也抽不回。幸好,那戒指空落落的套不住,李主任隻得拿回去,說,明天去買一個。說話時車已到了地方,是公園飯店。門口的人都像是認識他的,說道:李主任來了!便往裏請。進了電梯,一直上到十一層,早有人迎候著,領進單間的雅座,靠了窗的,窗下是一片燈海。

李主任並不問王琦瑤愛吃什麼,可點的菜全是王琦瑤的喜愛,是精通女人口味的。等待上菜時,他則隨便問王琦瑤芳齡多少,讀過什麼幾父親在哪裏謀事。王琦瑤—一回答,心想這倒像查戶口,就也反問他同樣的問題。本也不指望他回答,隻是和他淘氣,不料他卻也認真回答了一二,還問王琦瑤有什麼感想。王琦瑤倒不知所措了,低下頭去喝茶。李主任注意她片刻,然後問:願不願繼續讀書?王琦瑤抬頭說:無所謂,我不想做女博士,蔣麗莉那樣的。李主任就問蔣麗莉是誰?王琦瑤說是個同學,你不認識的。李主任說:不認識才要問呢。王琦瑤不得已說了一些,全是瑣瑣碎碎,東一句西一句的,自己也說不下去,就說:和你說你也不懂的。李主任卻握住了她的手,說:如要天天說,我不就懂了?王琦瑤的心跳到了喉嚨口,臉紅極了,眼睛裏都有了淚,是窘出來的。李主任鬆開手,輕輕說了句:真是個孩子。王琦瑤不由抬起了眼睛,李主任正看窗外,窗外是有霧的夜空,這是這城市的至高點了。後來,菜來了,王琦瑤漸漸平靜下來,回想方才的一幕,有些笑自己大驚小怪,想她畢竟是有過閱曆,還有程先生事情的鍛煉,怎麼也不至於是這樣。便重整旗鼓似的,找些話與李主任說。她那故作的老練,其實也是孩子氣的。李主任也不揭穿,一句句地回答。她問他每天看多少公文,還寫多少公文,後又想起,那公文都該是秘書寫的,他隻簽個字便可,便問他一天簽署多少公文。李主任拿過她的手提包,打開來取出口紅,在她手背上打個印,說,這就是他簽署的一份重要公文。

第三天,李主任又約王琦瑤吃飯,不過約的是午飯。飯後帶她去老鳳祥銀樓買了一枚戒指,是實踐前日的承諾。買完戒指就送她回了家。望了一溜煙而去的汽車,王琦瑤是有點悵憫的。李主任說來就來,說去就去,來去都不由己,隻由他的。明知這樣,還要去期待什麼,且又是沒有信心的期待,徹底的被動。以後的幾天裏,李主任都沒有消息,此人就像沒有過似的。可那枚嵌寶石戒指卻是千真萬確,天天在手上的。王琦瑤不是想他,他也不是由人想的,王琦瑤卻是被他攫住了,他說怎麼就怎麼,他說不怎麼就不怎麼。這些日子裏,王琦瑤成天的不出門,程先生也拒絕見的。倒不是有心回避,隻是想一個人清淨。清淨的時候,是有李主任的麵影浮起,是模糊的麵影,低著頭用眼裏的餘光看過去的。王琦瑤也不是愛他,李主任本不是接受人的愛,他接受人的命運。他將人的命運拿過去,—一給予不同的負責。王琦瑤要的就是這個負責。這幾日,家裏人待王琦瑤都是有幾分小心的,想問又不好問。李主任的汽車牌號在上海灘都是有名的,幾次進出弄堂,早已引起議論紛紛。王琦瑤的閉門不出也是為了這個。上海弄堂裏的父母都是開明的父母,尤其是像王琦瑤這樣的女兒,是由不得也由她,雖沒出閣,也是半個客了。每天總是好菜好飯地招待,還得受些氣的。做母親的從早就站到窗口,望那汽車,又是盼又是怕,電話鈴也是又盼又怕。全家人都是數著天數度日的,隻是誰也不對誰說。王琦瑤有幾日賭氣想給程先生打電話,可拿起電話又放下了,覺得這氣沒法賭。賭氣這種小孩子家家的事,怎麼能拿來去對李主任呢?和李主任賭氣,輸的一定是自己。王琦瑤曉得自己除了聽命,沒有任何可做的。於是也就平靜下來,是無奈,也是迎接挑戰。她除了相信順其自然,還相信船到橋頭自會直,卻是要有耐心。這是茫然加茫然的等待。等到等不到是一個茫然,等到的是什麼又是一個茫然。可除了等,還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