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拜見林如海(1 / 2)

賈薔的船緩緩地駛入了揚州碼頭,待船停穩之後,就看見有揚州鹽院的官轎在岸邊等候多時了,上了岸,有林府管家前來拜見,賈薔叫起後問道:“不知姑祖母和姑祖丈可好”,那林管家佝了佝身子答道:“勞您惦記,老爺,太太尚可,微有欠安而已”賈薔唔了聲,坐進了轎子,後邊林管家帶著下人把賈薔帶來的禮物搬上了馬車,跟在轎子後行進著。

一盞茶後,轎子在揚州鹽院前落轎,賈薔打簾出來,就見一個身形偏廋,麵如冠玉的挺拔男子站在大門處,賈薔仔細地打量了眼,見此人墨發方臉,劍眉星目,聳鼻方口,身姿挺拔,一臉中正平和之像,讓人有種盼於其相交之感,穩穩一頓,心中想到這怕是就是林如海罷,方幾步上前下拜道:“寧國府賈薔拜見姑祖丈”林如海見其氣度從容,頷首道:“請起”,待起身後,林如海又打量了一番,方引其入內。

至外書房,林如海坐在上首,問道:“可讀書了,讀了什麼”,站在堂上的賈薔答道:“四書五經均已看過,《左轉》等也已經看過,隻盼著將來下場,未經隻在八股一道十竅通了九竅。”林如海嗬嗬地笑道:“沒想到你一個小小的人,竟讀了這些書,可都讀通透了,嗯…,浮費彌廣何解”,賈薔心中想到:浮費彌廣就是朝廷的各種財政支出,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怎麼辦?想了林如海做為當今陛下的錢袋子,定是被朝廷財源搞得焦頭亂額了吧,也可看到朝廷如今財力匱乏之態了,想了想道:“無外乎開源節流而已,節流不必提,如今聖人已不是元熙時了,聖人自上而下的節流,上行下效,我就不贅述了,開源從國家層麵來說就要從收稅說起了,隻因我朝太祖開國鼎定以來,為彰顯複我漢家河山,對儒家及儒生士大夫優容寬厚,凡有功名者及入朝為官者其名下產業免稅,如今國朝已曆七十年之久,土地兼並愈演愈烈,使富者俞富,貧者俞貧,且收稅多從寒門貧家收稅,高門富家多是免稅,長此以往則會重現前唐門閥之禍,唯有官紳一體納稅方可,若化國為家,則需國家從事商業,自助賺取財貨”

林如海聽了微微皺眉,這是又丫鬟將茶奉上,林如海示意讓賈薔坐,賈薔順勢坐在左下手邊,賈琮端起茶碗,呷了一口,就聽林如海道:“門閥之禍,史鑒不遠,若非如此怎會有蒙古鐵騎南下為禍我漢家河山之事,然土地兼並自古有之,況商賈之道總歸末流,讓天家操持,恐傷了天家顏麵”

賈薔聽後就道:“土地兼並不可不防,自古而今,每朝每代多是開國時地多人寡,到後期時,多是地少人多,庶民無地耕作,難以果腹,才揭竿而起,至於天家操持商賈之事,猶如朝廷操持常平倉一般,即可平抑糧價,又可賺取薄財,天家若效此法,將來也可對抗囤積居奇之輩,將平價之物惠於庶民。”

林如海聽其如此解說土地兼並一事,卻未曾想到有人能從經世濟民之道將王朝興衰與土地兼並聯係起來,乍聽之時,隻覺是小兒荒誕之言,但細絲之下,越想越有道理,心中隱隱有豁然開朗之感對於其說的讓天家操持商賈之事,似有一番道理,然站在儒家角度去想終覺得有失欠妥。

穩穩怔後,林如海笑道:“賢侄已陪我坐了一會,且先去內宅拜見太太吧”,又吩咐了一個丫鬟,讓其帶著賈琮去往後宅,去後宅一路多是南方園林之景,待入了後宅正堂隻見一中年婦人坐在上首,麵色蒼白,賈薔心知應是賈敏,便拜倒:“薔兒拜見姑祖母”上方傳來:“快快起來,自出嫁至今,還未曾見過娘家來人,今日見之,心中喜歡,家中老太太可好,家中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