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回歸(3 / 3)

也難怪賀言會這麼認為,她的確活得太自律了,就好像被條條框框圈住了,不能反抗一樣。

程樾不由得笑了:“如果我告訴你,我不僅沒有被迫,還樂在其中呢?”

賀言徹底沒了言語。

而就在這時,程樾想到了邵北川那句話:“如果不做音樂,我還能做什麼?這是我擅長的事,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程樾說:“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商務談判,和競爭對手鬥智鬥勇,這些都是我擅長的事,如果有一天不做了,我真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我對這些事有濃厚的興趣,我完全沒有不情願。當然我也想過,擺脫這一切,去自由自在的環遊世界。可是想象歸想象,要是真的讓我過上那樣的日子,我隻會覺得無聊,那對我來說太空虛了。現在的日子是很累,可我覺得很充實。”

人要找到一件自己擅長的事,是極其艱難的,有多少人在做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的工作,又有多少人因為迫於生活,而不得不放棄興趣,向一份枯燥的工作低頭?

而她的事業和興趣剛好融合了,這裏麵有苦有樂,有悲有喜,難以對外人道,隻有自己能體會。

賀言越發糊塗了:“你真覺得樂在其中麼?”

程樾說:“或者這樣說吧。和商場上的人周旋,的確很累,有時候也很煩,可是再艱難我都沒想過要放下,隻想一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再去挑戰下一個難關。如果這都不是‘樂在其中’,那什麼才算呢?”

賀言不再說話,隻是端起杯子喝光餘下的茶。

這之後,兩人沉默了許久。

賀言似乎在整理思路,而程樾隻是安靜等待,沒有打攪。

她想,今天的攤牌大概會讓賀言清醒一些,也希望可以令他轉變過去的看法,搞清楚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裏。

最起碼從今以後,賀言不會再認為他們是“同病相憐”了。

就這樣,十幾分鍾後,賀言決定離開。

他走之前,忽然說:“你和邵北川的事,我會暫時為你保密。但我還是想勸你一句,不要太投入,你家裏是不會同意的。”

程樾笑了下,隻說:“我根本沒考慮過要讓他們同意。”

這在賀言看來或許是障礙,對她而言卻根本不存在。

賀言皺了下眉,仍是不懂,可他也沒有追問,隻抿著嘴點了下頭,便離開了。

程樾看著他臨走之前欲言又止的模樣,一時隻覺得好笑。

看得出來他很想刨根問底,但他忍住了。

這是個進步,也是個不錯的開始。

作者有話要說:  我終於知道為啥前兩天睡不好了,我大姨媽來了= =好突然,一點感覺和預兆都沒有。

之前的作話提到“共情傷害”和情緒管理,有一點忘了說了,在這裏補充一下,與大家共勉:

有些人共情能力強,就會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緒感染,進而受傷。共情分兩種,一種是認知共情,一種是情緒共情。前者偏理智,他是通過在思想上的理解達到共情,而後者就是情緒感染。

20年疫情的時候,網絡上有很多人出現共情傷害,負能量越來越多,到處散發,還出現了不少病態性詭辯的人。

其實情緒就和疫情一樣,都是“傳染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些詭辯而來氣,這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可我們不能放任它發展下去。我們都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當這個層麵提升得越高,受影響的可能性就會越低,而不是被牽著鼻子走,和詭辯者辯論。

為什麼農村的自殺率遠高於城裏呢,氣上來了,受委屈了,想不通了,拿起農藥就喝了。太多這樣的案例,而在城市人來看是覺得“不可思議”的。

可是反過來想想,是否在經曆過20年之後,是不是有更多的城市人變得脆弱了,玻璃心了,動不動就委屈?一看到某些社會事件,就要上升到對立麵,非友即敵?

前麵作話說心態放平這個點,不僅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對健康有好處,更是訓練獨立思考,拓展眼界的基礎。

ps,法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有一本書,寫的就是這種現象,名叫《烏合之眾》。

紅包繼續麼麼噠~

……

感謝在2021-09-09 19:21:08~2021-09-11 19:52: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乙為兒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汐 10瓶;乙為兒 9瓶;木雅 3瓶;太陽初夏 2瓶;好個球、小酥檸、日光傾城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