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司籍(3)(1 / 1)

對於這個故事,嚴司籍先是淡淡地評價了一句,房夫人為性情貞烈之人,但卻並未繼續深談。

相反,她又講述了一個新的故事,大意是一女子為替丈夫複仇,改頭換麵嫁給殺夫之人,最終手刃仇人,大仇得報。

故事講完後,嚴司籍微微一笑,道:“將這兩個故事結合起來理解,想必各位小主會得到更全麵的感受。下官建議,對於‘貞烈’一詞,各位小主也可以再次斟酌一番。”

眾秀女點了點頭,有人似乎陷入了思考。

可殷希清卻覺得,嚴司籍想表達的,卻並不是這樣的意思。女子在失去丈夫之後,自己的人生應當是可以選擇的。

盧氏的故事,有兩種理解。

其一為,房夫人將丈夫視作自己的人生意義,當她死後,也固執地不願再嫁她人。房夫人是一個沒有真正意義上獨立自我的女子。

其二為,房夫人不願意再去依附其他的男子。甚至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願意以一隻眼睛為代價,也要借助孀居的身份,保持自己的自主性。

而與之相比,為丈夫複仇的女子則更多表現了女子的勇氣。雖說丈夫被殺,是她報仇的契機,可是這大膽的複仇計劃卻是由她製定並親自實施的。她是一個有行動力的女子,內心堅韌而擁有獨立性。

嚴司籍本人講這樣兩個故事,其本意也並非貶低女子的守節。她隻是想討論,在守節這個現象的背後,女子是否擁有真正的選擇權?

女四書中的許多品格,也確實是優秀的品格。隻是某些東西,放在男子身上,踐行的代價極小,而放在女子身上,踐行的代價卻很大。甚至有可能會毀滅她的整個人生。

眾人還未緩過神兒來,便聽見鍾聲一響,已到休息時分了。嚴司籍淡淡地合上書,起身向眾秀女欠身告退。

坐著的秀女們也禮貌地與她道別。

嚴司籍講得並不枯燥,甚至帶著些風趣感。本以為會很枯燥的課程,卻意外地引人入勝。連出身書香門第的林萱雅,也對這位嚴司籍頗為讚賞。

不知他人作何種想法,但是殷希清卻是隱隱能從嚴司籍身上,看到大雍女子的品格。

自從自己幼時撕書被父母警告抑製之後,殷希清便隻能偷偷地在心裏反對這些“詭論”,在家中請來的西席麵前,也都是端著一副知禮的淑女模樣。

今天難得撞上一個誌同道合之人,殷希清的心中倒是略略有些興奮。看向嚴司籍的目光之中,也隱隱帶上了幾分熱切。後者自然也是敏銳之人,很快就察覺到了這個小姑娘的存在。

嚴司籍想了想,還是不打算回尚儀局,今日便在儲秀閣的膳堂用飯吧。畢竟,此行的目的除了授課之外,還有一個尋人。鍾掌製可是向她稟告了一件異常之事。

有疑似秀女之人,冒充尚儀局宮女潛入文淵閣。但嚴司籍卻不是來問罪的。她隻是覺得,一個願意去文淵閣玩耍的秀女,倒是有幾分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