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四章 攪局者(1 / 2)

“不過裏海如此大規模的石油蘊藏量卻沒有給伊朗、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以及土庫曼斯坦帶來應有的收益,而是為這些國家帶來了圍繞爭奪裏海海域主權劃分、開采石油以及石油管道建設等諸多的利益爭端問題。而就在前不久,您還不得不為這個問題在巴庫召開了一次無果而終的五方會談,使得裏海的石油爭奪戰繼續的僵持在了那裏”。

“這件事確實很棘手”葉利欽像我一樣看著地球儀,淡淡的問我“葉,你好像對這件事了結的很透徹,或許你有好的辦法,對嗎”?“談判的最高境界是傾聽!”我在心底裏衝著狐狸般的葉利欽嘟囔了一句,旋而正著神色說“我的確是有一個辦法,但它不是最好的,隻能說是最有效的。我想我可以以一個外國投資者的身分去幫助您以及您的政府去和伊朗、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以及土庫曼斯坦爭奪裏海石油的開采權,以求讓您在這場爭端中全身而退”。

“你會如何去做呢?”葉利欽表情沒有任何起伏的撥弄著眼前的地球儀“目前瓦基達的盧卡伊爾石油公司、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英國的BP石油公司、法國的阿爾法能源公司以及阿盟石油公司正打算聯合開采從阿塞拜疆的巴庫-到哈薩克斯坦的田吉茲一線的裏海石油,但他們都不得不因為這場僵持不下的爭端而等候在簽署合作協議的談判桌前,你難道不認為這場爭端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嗎”?

“難題不等於不可以解決”我故作傲然的停下了轉動的地球儀,向葉利欽解釋道“我們中國最偉大的外交家周總理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說過一句話,叫做‘求同存異’,我想這句話大概可以應用到這裏。裏海的石油主權的確是五國爭端的根源所在,而且這一爭端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地,那就是這些石油開采出來會出現收益分配不均的問題,但是如果不開采,誰都不會有收益。

我想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以及土庫曼斯坦三國也已經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急於解決這些爭端問題,因為他們不像俄羅斯和伊朗那樣擁有其他大規模可開采的油田,所以急需開采裏海海域的石油來增加本國的收入。他們這種迫切的心態,已經在以上那些混合構成的石油公司身上表露無遺,而這也就是我幫您解決這件事的機會所在。

因為相比阿列科別羅夫先生的盧卡伊爾石油公司,我即將得到的思達恩科石油公司的雙重身份更適合參與到這一計劃當中來。我作為一個外國投資者,可以像美孚和BP那樣,隻幫助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斯坦開采石油,並隻需支付他們能源稅。而作為您的朋友,我卻可以在向俄羅斯政府支付能源稅的同時,又保證將這一計劃中所需修建的從諾沃羅西斯克、巴圖米、波基和敖德薩通往黑海港的輸油管道掌握在手中,並且保證會讓這些輸油管道經過俄羅斯領土,決不會像盧卡伊爾石油公司那樣和美孚聯合起來將這些輸油管道抽逃出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