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 大難臨頭各自飛(1 / 2)

北逃和西躥的要道,全都加強警戒,盤查一切來往商旅。

不管是李鵠腫逃亡哈密、青海,還是逃向河套草原,肯定被迅速搜查出來。他有一隻小臂,齊肘而斷,實在是太好認了。

按照李鵠羽的原定計劃,事發之後的最佳方案,就是往北或往西逃。但俞憲的突然自首,完全打亂了他的部署,於是立即啟動備用方案,直接從終南山遛往漢中盆地。

這是一條死路,到漢中之後,不可能直接逃到青海。

要麼去湖北,要麼去四川,要麼重新回陝西。漢中到青海最近的路線,是從陳倉道北上,而陳倉道出去正好是秦州(天水),江良的大軍駐紮在那裏呢。

所以,李鵠腫到漢中盆地之後,隻能先找地方躲起來,等官府鬆懈以後再尋機出逃。

李鵠羽中的山麓別墅,挨著峪穀道不遠。

這條通道,唐宋時僅是山間小徑,元代才正式辟為驛道,在明代又繼續拓寬,已經可以供商旅通行。

群山之間,足足四十多人的隊伍,通過秦嶺各個峪口,自西北向東南而去。

有男有女,除了丫鬟奴仆之外,甚至還有兩個李鵠羽中的心腹巡檢兵。

李鵠的錢財,早就熔成了金餅子,體積較小方便攜帶。這些金餅,藏在真正的貨物當中,一般情況下不會出問題。因為走峪穀道的商旅本很少,中途隻有乾佑關這一處關卡,他們對往北的商旅查得很嚴(可能會走私),對南下的商旅就鬆懈得多了。

連續穿過兩個峪口之後,清晨醒來,楊斌陰沉著臉,找到李鵠說:“姑丈,不見了兩個家奴。一男一女,可能是結夥跑了,剛才我清點金子,發現少了一塊金餅子。"

李鵠生氣道:“每天傍晚,不是都要收攏清點金子嗎?“

楊斌解釋說:“昨天實在太累,傍晚清點時疏忽了。

李鵠中很想怒斥一番,但還是忍下來,這個時候不能再發生矛盾。

楊斌說道:“姑丈,咱們剛動身時,就有家奴偷跑,估計已經去報官。如今又跑了兩個家奴,怕是咱們還沒到嘉佑關,官兵就已經追上來!“

“這兩個逃奴不會報官,他們偷了金子,肯定藏起來自己花,”李鵠思慮道,“不過官兵確實可能追來,繼續南逃不是個辦法。我們帶著貨物走山道,而官兵卻輕裝趕路,肯定能在半路追上咱們。得找個地方藏起來!“

秦嶺裏麵,別的沒有,藏身之處多得很。

他們又帶著不少糧食和食鹽,在山裏藏一年都沒問題。

繼續趕路一陣,李鵠羽中命令牽著騾馬上山。他甚至親自走在最後,處理腳印和踩亂的雜草。

在山嶺中艱難行走一日,竟然發現些破房子。

那些房子,本是驛道沿線山穀中的村民,為了躲避流寇和大明官兵,舍棄家園搬到山嶺上建造的。大同新朝收複陝西,山民們出來買鹽時,漸漸知悉新朝政策,於是又陸陸續續搬遷回去,畢竟山穀中的土地更肥沃。

房子裏空無一人,李鵠下令打掃幹淨,又把所有金子和物資收攏,防止有人帶著財貨跑路。

怎麼可能不跑?

這些前朝秦王府的家奴,大同新朝給他們落籍分田,本來是可以老老實實種地的。他們覺得種地太苦,也覺得自己學不會,好逸惡勞才繼續李鵠中當家奴,如今又哪裏願意跟著李鵠羽中逃難吃苦?

當天就有兩個家奴,被李鵠中派去撿柴,撿著撿著就撒丫子開溜。

得知消息的李鵠,頓時萬念俱灰。

曾幾何時,麵對諸多奴仆的奉承伺候,他還真把自己當成王爺了。那種飄飄然的感覺,讓一個久經沙場的將軍,智商斷崖式的下滑,認為自己能掌控一切,家奴們都對他忠心耿耿。

夜晚,懷有身孕的小美人,從床下偷偷拿出兩塊金餅。

她躡手躡腳潛出屋子,鑽進附近的樹林中,楊斌已經等待多時了。

小美人問道:“兄長,咱們真要跑?“

楊斌說道:“不跑不行,這裏留不得,而且人多眼雜,早晚就被官兵追來。隻我們兄妹二人走,就沒那麼惹眼了。放心,我早做了全套的文書,我們扮成南下探親的夫妻,很容易就能混過乾佑關。“

“可一日夫妻百日恩,我已經懷了老爺的孩子。“小美人竟對李鵠中有些依戀。

楊斌沒好氣道:“你還真把他當夫君?”

小美人左右為難,在兄長的催促下,還是狠下心來決定離開。

兄妹倆沒走幾步,便見前方黑暗中,隱約出現一個人影。

“姑……姑文?”楊斌嚇得渾身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