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叔祖怎麼死的還不明白,他要是能像現在荀祈已經掌握近十萬的青壯,有必要用死間的手段嗎?
司馬孚不明所以,司馬儁長歎一口氣,“從明天開始,你去未央宮當郎中吧,我用個人情求求陳子川,將你塞到你表兄手下當一段時間郎中,讓他多教教你吧,去了多看多學!”
司馬儁這是真無奈了,楊修那個倒黴孩子的前車之鑒還在那擺著呢,他可不想自家也出現這種情況,司馬孚學的東西和楊修當年學的東西都是因為時代變革陡然不適合這個時代了。
司馬孚現在看問題的認知還停留在世家政鬥的那種模式,可現在都啥時代了,眾口鑠金,且不說老袁家自己就有口舌,再一個惹急了老袁家將跳得歡的直接收編了。
上一秒雙方還是敵人,下一秒對方將你兼並了,不開玩笑,老袁家現在真的有這種實力,而大多數世家,很難保證令出一門,族老、各房之家也有各自的思維,荀家這麼拽,不都炸成幾片了嗎?
“是,祖父!”司馬孚躬身一禮。
司馬儁歎了口氣,實際上將司馬孚弄到陳曦手下,對於他而言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氣力,正規的舉孝廉套路就可以了,司馬孚的能力也不是水貨,隻是沒認識到目前這麼一個殘忍的事實而已。
雖說其他地方舉孝廉需要一步步的推舉,可誰家沒有點作弊的手段,更何況司馬孚這等程度,了不起說一句舉賢不避親,我塞進來當郎中,之後晉升尚書郎,再過三年成為侍郎,有問題嗎?完全沒有。
這條路從某種角度講是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賈詡、荀攸、鍾繇都是按照這個套路過來的,司馬孚走這條路,放在世家子之中屬於非常正統的路線,哪怕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根本走不了。
相比於正常的舉孝廉模式,司馬孚這等直接弄成宮廷近侍,然後指定跟在哪個官員身後學習的,要說職位高低,未必有普通舉孝廉成為縣令的官職俸祿高,可要說潛力,這種遠遠強過正常舉孝廉。
世家子為什麼大多數二十多歲就嶄露頭角,想想看,別人二十歲出頭到中央辦公廳去打雜,跟在部級領導後麵學習,甭管會不會,先整理一年公文,然後混三年討論組,之後外放。
不過話說回來,這套玩法貌似從漢朝開始就沒怎麼變過了。
賈詡和荀攸的履曆屬於非常正統的舉孝廉到宮廷來當郎中,一年後提拔為尚書郎,後麵賈詡幹不動了,回家混去了,荀攸繼續混,成為黃門侍郎,非常正統的升職路線。
司馬家自然也能這麼玩,而且比起三十年前的時候,現在的大環境好了很多,司馬儁隻要將孫子塞進去,陳曦就會接收。
這算是陳曦的一個死穴,陳曦基本做不到大義滅親,也做不到所謂的避親,一旦自己需要的位置,出現複數個人選,其中有一個是自己親友,陳曦基本會選自己的親友,除非有人明顯強過親友。
用陳曦的話說就是,既然能力相似,而且自己的親友也確實是能做好這件事,那就交給自己的親友,用著放心的同時,也好管理。
畢竟是熟人,有些話可以直接說開了。
故而司馬儁隻要將司馬孚塞進去,陳曦見到了,就會接收,到時候自己也就能省點心,教育一個年輕人,對於一個九十歲的老頭而言,實在是太要命了。
“去了多學習,別總是用政鬥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司馬儁頗為失落的說道,他現在隻能祈禱陳曦能將自己的孫子教育到正道上了,否則這放出去就是給別人送人頭的。
滅門的那三家,說白了不就是心態沒放正嗎?打不過中亞的賊匪,然後就拿起在中原權謀鬥爭的那一套,想要用錢糧什麼的穩住對方,再靠口才話術將對方騙上自家的賊船。
結果賊匪拿了錢糧,翻臉不認人,什麼白衣策士,當場暴斃。
要不是在中原這邊還有婦幼老弱,這滅門可就真的是滅門了,不過這等家中青壯全滅,隻剩下孤兒寡母,還背有大量國家債務的情況,就算陳曦沒有催繳債務的習慣,這些家族也和涼了沒區別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70406058/3234795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