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打完之後,恒河地區就算是留守部分的南貴百姓,需要轉移的人口也超過三千萬,而這三千萬百姓對於已經初步完成基層管理後備培育的各大世家而言,那就是霸業之基了。
說實話,能看穿這一點的世家不多,但每一個看穿的世家都不會告訴其他家族,哪怕三千萬的南貴百姓多到所有家族都發現了,每家都能分個幾十萬的程度。
可為什麼要所有家族都發現,就隻有十餘家發現,每家憑實力勻個兩百多萬、三百萬人口不好嗎?
有這麼一批人在手,到時候不管是去非洲建國,還是在中亞立業,都能實質性的立地成王!
哪怕南貴的人口在帝國層次確實是最垃圾的人口,可隻要解除了種姓製度的天然約束,花費時間完成中原文化的同化,獲得漢並天下的信念,那絕對是霸業之基。
袁譚當初南下見身在中亞的各大世家家主,締結二十年後聯手對抗羅馬的盟約,也不是一句空話。
當時的荀諶就已經看清了局勢,哪怕算不懂陳曦的謀劃,做不到陳曦的成就,但他最起碼知道陳曦想要幹啥。
不過荀諶覺得陳曦最離譜的地方就在於,陳曦是真的提前告訴了各大世家答案,三令五申的讓各大世家努力教化百姓,拿出他們各家真正的底蘊去教育百姓。
礙於現實的情況,但凡是在中亞站穩的世家,基本都努力去教化百姓了,但努力和努力之間也有著鴻溝一樣的差距。
有的家族拚著自家吃草擠出所有營養去培養願意追隨自家的百姓,甚至將自家的家學,將自家百年來積累的治國思想,執政方略,管理心術,這等堪稱屠龍技的玩意兒掰碎揉爛講給來上學的學生。
而有的家族確實是達到了有史以來最為努力的程度,但對比上述這種,宛如雲泥。
那麼按照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投入,到時候誰能培育出更多的中低層管理人員,毫無疑問,肯定是前者。
陳曦到時候遷徙南貴百姓,也是需要考慮到中低層管理人員的規模,不可能你管不了,還將人給你塞過去。
畢竟南貴的百姓哪怕是經由陳曦初步管控,一定程度的壓製了種姓製度,可到了各大世家之後,沒有足夠的管理人員,故態萌發之下,那就是一顆毒丸,陳曦也是需要考慮這些實際問題的。
有句話叫做天上掉餡餅你要能接住,毫無疑問的講,貴霜滅國之後,陳曦完成初步對於種姓製的壓製,對於整個漢世家最大的福利也就來了,但這個餡餅是真的能砸死人,也能噎死人的。
就目前陳曦的了解而言,中亞那些世家之中,有六七家已經猜出來了未來陳曦要做的事情,而其他大多數並不具備站立在如此層麵去看待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依舊一無所知。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裏,這六七家猜到的人,所能達到的努力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楊家真心是畜生,陳曦也不得不拱手佩服,按照這個效率,楊家真的有可能在十年後承接三百多萬的人口。
一旦交接完畢,依靠楊家這幾年爆發出來的內控能力,用不了五年楊家就能初步管控吸收這三百萬南貴百姓,之後隻要熬過初期的陣痛,楊家再次重申自家是關西第一豪門,絕對沒問題。
陳曦一直覺得楊家那個內控能力真的離譜,這群人在楊眾、楊琦的率領下,真的做到了和百姓同甘共苦,明明全家上下都是沒吃過苦的高門貴胄,居然每一個都能麵無表情的吃草。
崔鈞當時也學這一招,結果撐了不到倆月就放棄了,崔鈞倒是能帶頭,可崔家的小輩扛不住啊,私底下打打野食實屬正常,也是在發現了這一點之後,崔鈞才意識到,這真不是一個命令,一個家主帶頭就能做到的事情,楊家純粹是內控能力爆炸。
按照上行下效的原則,楊家從百姓之中挑選出來精心培養的下一代,也必然會有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