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給馬克裏努斯解釋一下第三道防線,然後嚐試一下能否將他麾下的步兵切入到我們的天賦架構之中。”阿勒泰瞟了一眼竺赫來,讓他不要在這種事情上磨蹭。
“第三道防線,將軍應該也已經見到了,估計將軍也靠著麾下士卒認識到這條防線的蝕刻是什麼。”竺赫來對著馬克裏努斯說道。
“雖說不能完全保證,但應該是風水、貫通一類的蝕刻。”馬克裏努斯身後的馬克西明回答道,他懂這個。
“對。”竺赫來看了兩眼馬克西明回答道,“但是和你們認為的這個蝕刻是用來加強我們對於氣候的控製能力的想法不一樣,這東西是對第三道防線施展的,實際上我留下來,也有這一原因。”
三位帝皇丸對視了一眼,相對最為聰明的馬克西米努斯瞬間反應了過來,這是是要製造泥漿地。
“漢軍的盾衛優勢非常明顯,但這玩意兒有一個缺點就是太重了,如果還是天變前那種雙天賦主流的情況,我們其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但現在,一天賦的盾衛才是主力。”竺赫來豎起自己的食指說道,“所以三四十厘米厚的泥漿地影響會非常大。”
其實已經不是影響大的問題了,竺赫來的降世之輝最初級的表現就是凝滯,而將這份力量一起附加在這種泥漿之中,那整個泥漿地就會變成膠質一樣的東西。
以前有穩固天賦的時候,可以不陷進去,踩在上麵,吃個竺赫來降世之輝的凝滯,撐死多廢十分之一的體力,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可現在,雙天賦已經成過去式,就算是帝國戰爭,最主流,最普遍的,也變成了單天賦了,別看那有名有姓的軍團基本都是雙天賦,可那些軍團才有多少個?
對於單天賦,隻有自適應的盾衛士卒來說,一腳踩進去,雖說能掙脫,但花費的力量會勝過曾經的十倍,體力的消耗會大幅增加。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韋蘇提婆一世離開的時候,將幾乎所有主力的騎兵都帶走了,阿勒泰需要靠步兵麵對漢軍的騎兵,而徹底解構的第三防線,足夠遏製所有類型的騎兵,包括白馬義從。
“還可以這樣使用?”馬克裏努斯難以置信的說道。
“這還是你們羅馬的東歐之戰給我們提供的思路。”阿勒泰摸著自己的胡子說道。
從一開始阿勒泰就在準備,甚至就沒想過在這一方麵進行掩飾,蝕刻雖說做的隱秘,但要說漢軍探查不到,阿勒泰自己都不信,漢軍要連這都探查不到,能打倒這裏才是見了鬼。
故而阿勒泰直接按照正常的高水平蝕刻秘術準備,讓漢軍自己去摸索,畢竟恒河雨季現在就在持續,隻是他們兩家將這邊圈起來,不讓大雨覆蓋,實際上看恒河水位就知道現在雨有多大。
也是基於此,龐統、法正、徐庶,甚至就連後方的陳曦在收到這個蝕刻的時候都是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是貴霜操控天氣,掌握主動權的一種手段,畢竟這已經是足以代表天時的力量了。
然而並不是。
阿勒泰也曾想過借用天時,但結合現實,就算是借用了天時,恐怕漢軍也會頂著暴雨和貴霜剛正麵,而且天時對雙方幾乎是對等的,一旦天降大雨,漢軍依舊強襲,那麼貴霜還能真眼睜睜的看著漢軍跨過防線朝著他們衝來?
真到了那種情況,貴霜輸的概率比現在還大,畢竟大雨之下,阿勒泰能指揮才是見了鬼,雙方隻能拚一線將校、中層骨幹的素質,而漢軍一線將校、中層骨幹比起貴霜優勢還是很明確的。
所以借用天時這種事情,不到萬不得已,阿勒泰是不會用的,當然阿勒泰其實也清楚,漢軍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借用天時,因為真在雨幕之中決戰,漢軍隻能獲勝,很難大勝。
再加上漢軍將校很難摸準阿勒泰的情況,也不敢保證阿勒泰是不是有什麼專門應對雨季的特殊戰法,麵對龐統親自確定的蝕刻,再三分析之後,最後落點必然是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