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優聞言表示理解,別看陳曦在元鳳六年開年的大朝會上專門讓李優指點了司馬朗,並且說了賬平了,就既往不咎,但李優很清楚,司馬朗的賬平的很一般,隻能說是勉強有一個交代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陳曦這次去也算是最終核查,如果這次司馬朗還不能達到一個讓陳曦看過眼的水平,運氣好的話,削職為民,運氣不好的話,恐怕需要殺雞儆猴了。
畢竟想要新州刺史這個大位的人,可不在少數,再不濟,身在藏州那邊的張既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將兩人職位調換一下,什麼都解決了。
甚至站在李優的立場上,陳曦拖到現在才去新州,已經算是給夠司馬朗時間了,如果依舊沒有達標,那麼司馬家的情分再多,也不夠消耗了,死了一個司馬儁用來擋災,已經消耗了一大波了,後續再消耗……
“先去西北,再下西南?”李優也沒特意言及司馬朗,很是自然的轉向了陳曦的行程方麵。
“嗯,到時候西南那邊的路,也就修通了。”陳曦緩緩地開口說道。
“西南的路要修通了?”李優倒吸了一口涼氣,他雖說沒有太過關注孫乾那邊,可按說不應該這麼快吧。
“並非是抵達恒河的道路修通了,而是橫斷山脈的高架橋全部修通了,後續基本不需要考慮高架橋的建設了,修建難度對於公祐而言已經基本沒什麼難度了。”陳曦開口解釋道。
在平原地帶修路其實沒什麼技術難度,規劃、設計什麼的真要說也不是問題,最起碼袁術和劉璋兩人當前已經算是成熟的建築隊就能修建郡道這一級別的道路。
西南這邊的道路拖了這麼久,更多是因為陳曦出於便利性考慮,在西南山區直接走直線導致的結果。
高架橋、隧道等等高難度的工程,保證了長安到漢中,漢中到成都,成都到昆彌的道路幾乎維持著一條盡可能平直的路線,這樣一條路近乎是總體最優的建設方案。
唯一的缺憾,大概就是架設難度過大,好處則是修好之後,能保證在一個月之內,從長安直接殺出國門,同樣也保證了後續物資可以在兩到三個月之內大規模的轉運到長安。
當然到了那個時候,作為重要節點的成都,必然會承擔西南地區的兵備力量,這麼一來出兵的效率更進一步獲得提升。
至於長安這邊,隻要維持足以壓製西南兵備重要節點的軍事力量就可以維持整個西南戰區的穩定。
可以說西南線,是以後漢室統治整個西線,維持後續可能出現的氣候問題所導致的涼州、新州穩定的基礎。
反過來這樣的架構,也保證了涼州和新州的力量會為長安所用,可以持續性的以極低的成本,對於西南線進行軍事壓製。
故而西北線和西南線的修通,意味著陳曦當年規劃都被戰略真正走到了中後期,至於西南線國外部分,分段式修建,大概在兩到三年間就能修到恒河,之後和恒河那邊的主幹道對接,基本就能完成漢室的延伸統治。
“這樣的話,直接和中南半島那邊的道路對接不就完事了?”李優有些不解的詢問道。
“你該不會以為你當年走的那條路還在吧。”陳曦翻了翻白眼說道。
當年李優南下走的那條路是袁術和劉璋兩人聯手修築的,說白了就是用混凝土強行鋪出來了一條可以迅速通過的道路。
然而別說是天地精氣強化之後的熱帶雨林了,就算是現實之中在熱帶雨林之中修路,你不鋪設路基,不挖掉濕土,回填砂礫,不壓實填料,這條路修完,都熬不過一年……
故而當年那路早都被植物的根莖摧毀的七七八八,這一次要重修,就必須要按照規定來幹了。
啊,這一天天的,快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