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笑歸說笑,可剛才架在脖子上的匕首不是笑話,眼前的兩個人也不是笑話。
尤其林白藥看似溫文爾雅,笑容可掬,但胡偉康心裏清楚,這樣的角色,吃人從來不吐骨頭,敲脂吸髓榨幹淨了,還得砸吧咂嘴回味。
五千塊看不上,五萬塊也看不上,胃口太大,那就是沒得談了。
胡偉康反而被逼起了狠勁,他是不想惹太行山出來的人,可兔子急了還咬狼呢。
他可不是兔子。
再者說,胃口太大,說明貪得無厭,其實也並不是不能對付。
起初的驚顫和慌亂之後,見對方似是求財,無意索命,胡偉康恢複了鎮定,短短幾秒間,腦海裏不知轉過了多少個脫身的法子,裝出諂媚討好的樣子,道:“兩位爺,給指條明路……”
“胡先生,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你得多想想,身上還有什麼東西可以了結這場誤會?”
胡偉康沉默半響,咬了咬牙,從檔案袋裏翻出一份合同,遞給林白藥,道:“這是隴原省瓜洲市100萬千瓦風電項目,總投資要三千萬元人民幣,預計五年內投資回報會在五倍以上,也就是一億五千萬……”
林白藥接過來大概翻看了一下,合同做的十分完美,比羅珂的水平要高很多。
不,雙方明顯不在一個水平線。
做這份合同,不像老撾的沙耶武裏水壩項目,反正是在國外,國內人了解不多,可以隨便亂編。
這份合同牽扯的內容,必須九分真一分假,真真假假,讓人看不出絲毫破綻。
胡偉康指著裏麵的內容,給他做進一步說明:
“……國家科委從86年開始,親自操盤了三個風電項目,分別在閩南省平潭島、魯東省崆峒島和江越省陳島。96年的時候,第三個,陳島風電合作項目完成。這些都是可以查證翔實的資料,曆年的報紙和新聞也有報道,隻要費點時間和精力,完全可以收集到手裏,作為迷住對方的第一柱香……”
唐小奇聽得入神,問道:“然後呢?”
“然後,自是科委通過這三個項目建設和運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要加大風電利用和開發力度,而隴原省瓜洲市則是預計之中的第四個……”
“預計之中?”林白藥似笑非笑的問道。
胡偉康小心陪笑,道:“這是為了給做局留下可操作的空間,比如說我有內幕消息,科委將投資多少,在哪裏開發,提前入股就能發筆橫財等等……”
“可單單靠這個,很能難取信於人吧?”
“所以,還要燒第二柱香。”
胡偉康把合同翻到第三頁,道:“爺,您看這……因為風電技術呢,我國並不掌握,現在用的都是從丹麥買過來的,處處受製於人……”
他重複了一句,“確實是從丹麥買過來的,咱們國家的高科技技術還是落後啊”,說著滿臉歎惜,這讓林白藥差點忍不住要吐槽:
你到底是處女座的強迫症,覺得國家的項目用外國的技術不好呢?還是我愛騙我的同胞,但我也愛我的祖國的那種無小禮卻知大義的人格分裂呢?
“所以,科委這次準備奮發圖強,要在隴原瓜洲的項目裏搞技術革命,這就比單純的搞風電需要更多的資金。”
唐小奇也聽明白了,道:“那科委是不是要資金不足了? “
“是是,那肯定得資金不足……因此,經過研究,科委決定首次引進民資力量入股瓜洲項目,投資回報就是剛才說的五倍,投的越多,收益越大……”
國家科委背書,隴原省和瓜洲市大力支持,提供詳實的數據,邏輯鏈無懈可擊。
兩炷香燒下來,就問你迷糊不迷糊?
林白藥道:“有魚兒咬餌嗎?”
“有!”
胡偉康從黑皮包裏找到一張名片,道:“就是他,西山省某縣的一個私人煤礦礦主,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借助國家《關於加快發展鄉鎮煤礦的八項措施》提供的機會,承包了兩個礦場,賺了很多很多錢。95年開始煤礦行業不景氣,手裏的錢沒了去處,他又是土老帽,沒文化,不懂什麼投資,我前後兩次去西山省,給他講了這個風電項目,他特別感興趣……”
釣魚講究精準,林白藥發現胡偉康是真正的釣魚大師,他有個特點,不怎麼去大城市行騙,專找小地方卻又有錢的暴發戶。
為啥呢?
當然是因為這些暴發戶大多是趁勢而起的老百姓,幾代受窮,沒啥背景和文化,全憑著膽大和勇於嚐試賺到了錢。
於是,他們固執的以為膽大吃四方,膽小餓得慌,不會拒絕更大的冒險。
這是心理學的範疇,胡偉康不簡單。
林白藥若有所思,道:“感興趣,可不一定咬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