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驚四座(1 / 2)

聽趙總公司的營銷部總監親自講完初步推廣方案,在眾人或懷疑或期盼或傲然的神色注視當中,林白藥笑道:“趙總,我說話直,你別見怪。”

趙總虛心的道:“請林總來,就是要聆聽高見,一定要敞開了說,說的越深入越好!”

“以我來看,你們的方案太保守,也太老套,思維僵化,視野局限,投資和收益不成正比,成功的可能性為零!”

這一句話把會議室裏大多數人給得罪了,這個推廣方案可是全公司上下殫精竭慮、通宵達旦熬磨了一個多月,前前後後改了十幾稿,最後拿出來的成型方案,就這樣被你輕飄飄的給否了?

你以為你是甲方爸爸嗎?

你特麼的隻是趙總請來的狗頭師爺!

趙總的格局比手下人大多了,他之所以請林白藥,就是對目前的方案猶豫不決,總感覺哪裏出問題,可又找不到切入點。

“林總,別顧忌我的臉麵!”

趙總算是豁出去了,道:“今天我是病人,你是醫生,我這人從來不諱疾忌醫,請你務必把把脈,開個藥到病除的好方子。”

“那,我就越俎代庖,說點看法。”

林白藥站起身,走到前排,把原方案裏的既定目標給圈起來,掃視眾人,道:“一百萬冊銷量,太保守!”

他隨手在後麵加了一個零:“目標應該定為一千萬冊!”

“什麼?”

“一千萬冊?”

“開什麼玩笑?”

“這人到底懂不懂行啊?”

“東江來的土包子,能有什麼國際視野?純靠張嘴瞎吹,趙總這是被騙了……”

會議室裏徹底炸鍋,林白藥把人家的方案說的一文不值,這就相當於往火堆裏丟了雷,如果自己提出的方案特牛,還能用牛逼把火和雷都吹滅了。

隻要實力碾壓,別人沒法發作!

可一聽這個一千萬冊的目標,就是絕對的外行,信口開河,異想天開,盤古開天辟地也沒你裝的厲害。

林白藥聽著這些人毫不遮掩的嘲諷,麵帶微笑,淡然自若,卻也不再繼續說話,轉頭看向趙總。

趙總猛的拍下桌子,怒道:“還有沒有規矩?”

可這時候群情激奮,他也彈壓不住,營銷總監騰的站起,道:“趙總,我不明白你為什麼非要和這位林總合作。是,我承認,他在東江炒作紅顏十二釵的手法很新穎,但那次推廣隻是一個地市區域的小打小鬧,且光碟行業和圖書出版完全不同。做大排檔的廚子,去不了米其林……”

一個副總也冷冷的道:“林總,你可能第一次涉足出版這行當,對業內情況不太了解。97年全國圖書銷售總碼洋,包括書籍、招貼畫所有統計在內才隻有275億元,品種有多少?12萬種。如果這本書定價30元左右,一千萬冊就是3個億的銷售額。也就是說,單獨一本書,要達到全國所有圖書發行量的1.1%,可能嗎?要麼你是神仙,要麼你是瘋子!”

碼洋是圖書行業的專業術語,指一本圖書或一批圖書的定價。發行部門向出版社進貨時 ,有一定比例的折扣,按碼洋打了折扣以後的金額 ,稱為實洋。

一般而言,發行部門內部的業務活動和財務會計,都會采用碼洋核算和記帳,這是不同於其他行業的特點之一。

運營部總監是個漂亮幹練的三十多歲的少婦,她的說法相對溫柔,道:“林總,受全國經濟形勢影響,業內目前的狀況很是低迷。近年來賣的最好的書,是95年出版的趙老師的《歲月隨想》,大賣了108萬冊。但你要明白,這還是靠趙老師在國內的知名度,才有了這個銷量,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趙總聽了幾個手下的發言,這會有點沉默,顯然也覺得林白藥的目標太誇張。不過他並沒有因此就否定了林白藥,而是想聽聽他的解釋。

林白藥又等了幾秒鍾,見沒人再說話,笑道:“枉費你們都是業內的精英,難道就不能打聽打聽幕後的消息?當初趙老師和魔都人民出版社的編輯談,期望值隻有區區三千冊,還是編輯覺得太少,不值得打樣,主動加到了一萬冊。那個時候,誰能想到會賣到一百倍的銷量?”

營銷總監不屑道:“這個事連林總你這個門外漢都打聽到了,我們怎麼會不知道?可這不更說明市場低迷,大家都相對保守,全靠趙老師的名氣才能有這個讓人驚訝的銷量嗎?”

“你是營銷總監,可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卻差的太遠了!”

林白藥毫不客氣的懟回去,道:“趙老師這個事隻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你們所謂的專業都是屁話,專業編輯的判斷,竟然出現了一百倍的誤差,這樣的專業,還有什麼科學性?第二,為何實際銷量會造成這麼大的誤差呢?因為六個字:營銷!營銷!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