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的正銀證券事件,是證券法出台之前發生在證券行業的黑天鵝,影響深遠。
既然影響深遠,理所應當的成為財大教授們津津樂道的課題之一。所以林白藥從上帝視角做過全盤推演,很了解其中的前因後果。
魚敬宗沉默了片刻,道:“會不會有些危言聳聽? MBO從性質來講並不違法,也是國際慣例,不能因為國內從未有過,就全盤否定其正麵意義,更不能因此把人一棒子打死……法不禁止就可以幹嘛,改革改革,總得有人摸索著開辟前人沒走過的路……”
“證券法我估計年底就會頒布,在那之前就是無法可依的真空狀態。馮莒南正是利用這種真空,避開監管層,五年來橫掃證券業,打下來偌大的威名,也變得驕傲自大,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具備了和正銀證券背後那些大佬們扳手腕的可能。”
林白藥笑道:“魚叔叔,可千萬別忘了,無法可依是把雙刃劍,支持你的時候,你就是摸石頭過河,就是開拓創新,就是改革先鋒。可不支持你的時候,你就是步子太大過了線,就是薅社會主義羊毛,就是國有資產流失。我相信,馮莒南敢這樣幹,不僅得到了您的支持,肯定還有別的勢力的支持,在高層的話語權未必會弱多少,但是季孫之憂,在蕭薔之內,人家想對付馮莒南,不必和他在高層拚命較力……”
魚敬宗何等樣人,一點就透,聽的眉頭緊皺,道:“你是說馮莒南團隊裏有叛徒?”
不知不覺間,他不再稱呼馮老哥,而是和林白藥一樣直呼其名。
林白藥笑而不語。
偏偏他這個做派,更顯得胸有丘壑,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魚敬宗不由想到站在林白藥背後的那個老人,難道真的神通廣大到這種地步?連馮莒南團隊裏的動向都能洞光燭照,無所遁形?
問題是,還不能不信,因為林白藥和他並沒有利益衝突。
若非剛才正好接到了馮莒南的電話,估計林白藥也不可能平白透露這樣聳人聽聞的內幕。
“既然說到這份上,我也不瞞老弟,馮莒南的關係可以直達證管辦,去年有家企業出售價值一億三千萬的國有法人股,手續費高達五千萬,就是他從中操作,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次MBO,馮莒南私底下谘詢過相關人士的意見,得到的反饋是完全可以試一試,政策方麵應該沒有問題……
林白藥笑道:“人最大的悲劇,就是把平台賦予他的能量,當成了自己的本事。魚叔叔不要被馮莒南這些年的風光給迷惑了,更不要被他那些雲山霧罩的所謂背景欺騙,他的人脈關係,是正銀證券給他的,一旦出事,正銀不能提供助力,證管辦第一個查死他。退一步說,就算政策沒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他籌集擴股資金的方式有沒有問題?近十二個億,他哪裏搞來那麼多錢?”
魚敬宗終於開始動搖。
林白藥連馮莒南動用了多少資金都一清二楚,恐怕內情確實如此。
其實,再想想,十二個億不是小數目,可奇怪的是,之前為什麼會那麼堅信,這點錢對馮莒南根本不是問題呢?
還不是被正銀證券這些年的成績給洗了腦,覺得沒馮莒南搞不定的事?
可正如林白藥所說,無所不能的是背靠正銀證券的馮莒南,而不是馮莒南本身。
“再冒昧問一句,這次魚叔叔準備給馮莒南投多少?”
兩人已經坦誠相對,魚敬宗也不隱瞞,苦笑道:“兩億四千萬。”
“兩億四千萬……不管是高息拆借,還是認購入股,都不值得陪馮莒南去試探一個必敗的後果。”
林白藥聲音不大,卻堅定的讓人無法質疑,道:“魚叔叔,用兵之害,猶豫為大,風投就如打仗,該出手時要出手,可該回頭時也要回頭。據我得到的消息,最遲一個月,對家就會發難,馮莒南的下場從他生了異心那天就已注定。我猜,魚叔叔和他的交情,應該不會值兩個多億吧?“
魚敬宗沉默良久,突然道:“林老弟有沒有關於四通集團產權改製的消息?”
“四通?”
林白藥恍然,道:“魚叔叔是不是幫著四通處理產權問題,用的也是MBO的路數?”
四通集團的產權糾紛說起來是民營企業發展二十年來的血淚史,它是百分之百的民營企業,可問題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創業的時候別無選擇,隻能適應當時的形勢,給自己找一點紅帽子戴上。
經過簡單的腚眼子交易,四通集團掛了四季清鄉的企業招牌,也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集體所有製鄉鎮企業。
後來四通集團做大,國內對私有製經濟也放開了口子,讓管理層看到了希望。
可正應了那句話,來的時候好好的,回不去了。
四季清鄉政府不願意丟掉這個下金蛋的雞,雙方圍繞產權問題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拉鋸戰。
四通集團屢敗屢戰,用盡了政策層麵的各種努力,還是不能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產權。
於是,四通把目光投向了金融層麵,也就是國內從沒有出現過的M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