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賢齊之後,是趙老師鞏老師的《老將出馬》。
這節目笑點乏善可陳,和巔峰時期的宮廷玉液酒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也就是惡搞了一下正大紅大紫的泰坦尼克號。
趙老師站在拖拉機車頭張開雙臂,鞏老師站在身後扶著腰身的鏡頭,可謂後世此類PS照片和短視頻的開山鼻祖。
接著是一個歌曲聯唱一個雜技表演,然後那句熟悉的聲音響起:
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了。
作為最受歡迎的春晚常客之一,牛馮組合雖然近年作品質量和趙鞏一樣下降不少,可國民級別擺在這,依舊穩穩占據相聲類頭把交椅,影響力毋庸置疑。
今年牛馮表演的節目叫《瞧這倆爹》,在稍後正月十五元宵晚會的《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評選裏榮獲相聲類一等獎。
《瞧這倆爹》講的是兩不靠譜的爹和兩個熊孩子的故事,劇本弱雞,全靠表演加分,沒經過互聯網捶打的觀眾們的笑點也低,各種因素湊合著,還算成功。
“哎呀,牛哥,怎麼才來?”
“哎呀,煩死了,他們非請我吃飯。”
節目快速推進。
牛:誰捅出去的
馮:誰捅出去的?我也不能告訴你。我成叛徒了。我就不說是鞏漢琳。
鏡頭給到台下坐著的鞏老師。
牛:鞏漢琳怎麼這樣?什麼人呐!我找他去!
馮:唉 你甭找他,你找他他也不認。那孩子從小就像叛徒。為什麼叫你啊?
第一個笑點來臨,以林白藥的級別,真的不好笑。
然而整個屋子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連外公大把年紀,也笑的前仰後合。
這就是春晚的魅力。
緊接著第二個笑點,牛頓。
第三個笑點,萊文斯基。
第四個笑點,第五個笑點……
老藝術家就是老藝術家,掌控語言節奏,就能掌控舞台,掌控舞台就能掌控觀眾。
可惜還是那句話,本子太弱,逗樂可以,難以傳世。
再過幾年,觀眾記得小偷公司,記得點子公司,誰還記得瞧這倆爹?
隻是林白藥也沒想著花小錢做的植入能火多少年,至少這下全國蹭來了知名度,業務部出去跑業務有個春晚的光環聚頂,鋪貨會變得十分容易。
牛:上回學校軍訓 你生怕孩子吃不飽 往孩子書包裏塞了八個醬豬蹄兒 孩子白天不敢吃啊 晚上偷偷在被窩裏啃 等這個豬蹄啃完了 第二天晚上做著夢 啃我兒子腳丫子 一邊啃嘴裏還一邊嘟囔 今兒個這豬蹄兒怎麼這麼鹹呐
馮:我說前段時間我兒子怎麼老鬧牙疼……嘿,你兒子好,你兒子嘴饞的跟你似的,最愛吃那個金箍棒辣條,白天哧溜哧溜炫一大兜,晚上做夢,啃我兒子手指頭沒害嘟囔著今個怎麼甜了……
牛:打住,打住,什麼叫炫?
馮:不知道了吧?
他豎起手指當辣條,腦袋瘋狂旋轉,嘴巴哧溜作響,吃的那叫一個饞滑。
你永遠可以相信馮老師的表演。
一本正經的滑稽透著讓人捧腹的可愛,神似又生動。
屋子裏的人哈哈大笑,林正道的笑聲戛然而止。
“金……金箍棒辣條?”
他害怕自己聽錯,問旁邊的石悅,道:“他剛才是不是說自己兒子喜歡吃金箍棒辣條?”
石悅也反應過來,驚訝的道:“對啊,是咱們的辣條。這,這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