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歡迎來到……納米天宮(1 / 3)

籲——

十七輛馬車止住了前進,呂長樂和車裏的另外三個小男孩頓時看向了對方的臉色。

隻聽有人說道:“到地方了,都下來吧。”

呂長樂下了車,向附近一看,隻見馬車停靠在一條狹長的山穀中,兩邊是懸崖峭壁,隻有一線天光灑下,幽暗潮濕,陰風刺骨。

他有些覺得古怪,但說不上哪裏不對勁。

今天剛到官學,便被一位叫楊異的官員安排進了一個獨立小院,那裏大概有四五十個小孩子,清一色的性別男。

緊接著,便被轟上了馬車,楊異還吩咐不許交頭說話,不許掀起帷幕偷看。

小孩子自然聽話,但呂長樂不是小孩,他還是忍不住找機會向外看。

然而隻看到馬車緩緩行駛向山野之地,此外也沒看出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於是收斂了心神,不再觀察外麵的情況。

那叫楊異的官員也跟了來,此外還有一百多個手持勁弩的旅賁軍兵士。

四十多個小孩站在一堆。

楊異沒有穿朝服,而是穿了一身旅賁軍的皮甲,道:“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會在這山穀的兵營,傳授你們正品的體功要訣,此外為磨礪你們的心誌,還得有勞你們,挖山運石,做一些粗活,有沒有疑問?”

小孩子左右看了看,都是懵懂的心智,哪有什麼異議?

呂長樂皺眉,舉手道:“楊直講,我有兩問,一是,學正品官學的體功要訣,不是應該在官學中傳授嗎?為何要帶我們遠來這偏遠幽閉的山穀?其二,為何還要我們做一些挖山運石的活,我們都是學生,理應以學習為重,還請楊直講明言。”

這不對勁。

楊異道:“朝廷有朝廷的考慮,這山中有一座精鐵礦,一來需要開采,二來借此機會磨礪心誌,三來,今年官學的學生多,精舍不足,調出一部分學生,那是國子監祭酒的意思,還有疑問嗎?”

“沒有了,楊直講。”

呂長樂也不好再挑頭,他深知槍打出頭鳥的道理,眼看楊異臉色微變,再提出質疑怕是要穿小鞋了,反而不妙。

“那就出發去營地。”

走了一刻鍾的時間,一座大營夾於山穀中,大營四周把守嚴密,此外,山穀的峭壁上鑿了望台和箭樓,也都派了人手站住了視野。

鐵桶一般的防禦。

一頂頂營帳有序地駐紮在營地裏,眾星拱月一般拱衛著一座大寨。

離得近了,才看清那不是大寨,而是木頭搭建的腳手架,沿著山壁一路爬到高處。

此時,營地中已經有六十多個孩子在習練武功,加上與呂長樂一道來的孩子,人數在一百二十多人左右。

第一天,楊異讓後來的孩子們先休息了一夜。

次日。

一早,楊異提著鞭子一個營帳一個營帳地叫人起床,把所有人聚集到了校場。

呂長樂也在其中,隻是他年紀比其他孩子大,一聽到響動,立馬跳床而起,避開了那一鞭子的懲罰。

場中,楊異隻是講了幾句規矩,便不再多說,直接傳授起了官學的體功要訣,是一套姿勢古怪的動作。

呂長樂照著動作做了一遍,不明就裏;

第二遍,小腹微脹,隱有一絲氣感;

第三遍,氣感澎湃如烈火,全身熱汗蒸騰而出。

呂長樂心中一動:“方寧玉每日裏練的也是這個?怎麼全然不像,莫非方寧玉學的是假武功?”

不過他轉念一想,或許功法不同,眼下小腹裏的氣感強烈,不可能是假的體功要訣。

於是繼續埋頭練功。

十遍之後,呂長樂產生一種欲要打人的衝動,渾身的勁力仿佛是要透體而出,肌肉虯結,蚯蚓一般的血管充血賁起。

一眼望去,每個小孩的眼眶欲裂,瞳孔似要崩出來了一般,周身紅得就像一輪血色月亮。

呂長樂單手一起,把一塊大石高高舉過頭頂,他臉色一變,眼中興奮道:“我的力氣竟增加了這麼多?不可思議。”

第一天,呂長樂力挽三石強弓。

第二天,在此基礎上,又增強了一倍。

第三天,又增倍餘。

而後每日增加漸漸緩了下來。

到了第十天,呂長樂膂力已破三百石強弓。

“我居然十天便達到了大唐人均三百石強弓的程度?”

呂長樂自己都不敢相信,感覺不可思議。這門體功要訣竟是如此的神奇?

可是,從這天開始,呂長樂每日子午時分,都會有一種強烈的狂躁感,全身的骨頭都在劇烈的脹痛。

每天早上刷牙之時,他都發現牙縫中帶血。

“難道這門功法對身體有損傷?”

呂長樂意識到了不對勁,開始拒絕練習功法,可是疼痛立刻上升了一個檔次,唯有再次練習那些姿勢古怪的動作,劇痛才會得到緩解。

“有問題……”呂長樂動容道:“不能再繼續練下去了,感覺會死。”

到了第十五天,楊異讓所有的小男孩進入一個山洞,每個人分發穿鑿工具,開始往深處挖掘。

不幹活,便不分發食物,領鞭子。

呂長樂唯有挖掘地洞,他的力氣愈發強大,和所有的小孩子一起幹活,誰也不知道這個山會挖到哪裏。

時間一長,楊異開始變本加厲,露出猙獰麵目,每天挖掘運石,隻給三兩個時辰的時間休息,補充體力。

這山中多是堅石,奇硬無比,然而這裏的每個孩子都有五、六百石的膂力,便是連山體鑿穿都能辦到。

終於在第三十一天,一個孩子鑿開了一條石隙,楊異很是興奮,下令繼續向深處挖掘。

那條石隙被開掘出了一條路,僅能爬行通過,也不知通向山腹何處。

楊異聚集了一百多個旅賁軍兵士,讓所有的小孩先爬進石隙,最後才和兵士一起跟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