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九百四十五章 久遠的算計(1 / 2)

“這樣的話,我倒可以作為中人。”諸葛亮想了想說道,公孫續是什麼樣的性格他並不確定,但是審配敢提這件事,也自然是有一定把握,而且之前否了審配好幾次,也該同意一下對方了。

審配聞言麵色驟安,隨後開口說道,“孔明大可在裏麵明說,就算是袁家完成白馬義從,也不會用於內戰。”

諸葛亮聞言點了點頭,原本最後的猶豫也消失殆盡,這一條附帶上的話,如果公孫瓚尚在,絕對會應下,那位的性格過於分明了。

從諸葛亮手上拿到了信件之後,審配也沒有再說其他,這件事達成了,其他的事情就算是敗了也不算嚴重。

【恐怕孔明其實已經猜到我們被公孫續卡住了,隻是願意促成此事而已。】審配帶著密信往出走,而諸葛亮在審配的背後輕輕的搖了搖頭,審配說出劉虞的時候,諸葛亮就猜到了現在進行到哪一步了,不過也如審配預料的那樣,諸葛亮確實是願意促成此事的。

和其他人不知道東歐平原不同,諸葛亮和陳曦是有書信往來的,東歐平原到底意味著什麼諸葛亮也知道,雖說一開始諸葛亮並不認同陳曦這種管理模式,但後來羅馬這邊的軍勢卻讓諸葛亮明白陳曦的做法說不定更正確一些。

畢竟真要向恒河那樣進行遷徙,以羅馬人的實力,說不定感覺到危機感之後會和漢室見個生死。

羅馬的蠻子不算人,而漢室的百姓可是人,還不如像現在這樣先行維持下去,不讓羅馬產生危機感,隻是在相互惡心,相互消耗,等到實力足夠的時候再徹底拿下這裏。

畢竟那片地方,如果不能一口氣拿下,期間被羅馬確定那片地方的價值之後,漢室要攻占的難度就大的讓人絕望了。

畢竟羅馬可不是貴霜這種政令不和,管理混亂的帝國,那是這個時代實打實的最強者。

漢室雖說有足夠的潛力磨死羅馬,但那指的是雙方貼邊的情況下,東歐和羅馬的距離,可要比和漢室的距離近的太多,在那種地方開戰,除非有一戰決定局勢的本錢,否則還不如現在這種。

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諸葛亮,還是陳曦都看出來一些東西,但都沒有在這一方麵說什麼,放任袁家施為的原因。

“但願能成吧,現在想來這件事應該是從袁家離開北方,前往思召城的時候就定計的吧。”諸葛亮寫完信之後看了看,歎了口氣。

雖說袁家這麼幹有些道德綁架的意思,但是如果真的是在數年前就定計到這一天,那麼這次公孫家八成隻能允了,如果沒有估計錯的話,公孫瓚的死後哀榮為何在袁家離開之後突然起來了,想來本身裏麵就有袁家的謀算吧。

“這種方式,不知道是許子遠的手段,還是其他人的手段。”諸葛亮將信件封好歎了口氣自語道。

如果沒猜錯的話,公孫續現在說不定已經收到了不少說和的信件,甚至不出意外的話,劉虞已經親自前去說和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審配出了政院之後輕聲的說道,諸葛亮這封信過去之後,應該就能搞定這件事了,劉虞應該已經到了給公孫瓚前去進香的時候了。

實際上在審配和諸葛亮談攏的時候,劉虞就已經親自前往遼東。

公孫續在成年之後,劉備便放對方出去磨練,而公孫續選擇了遼東,劉備思考了一番之後,便放公孫續去遼東任職薊城太守。

畢竟公孫瓚的名望在遼東並沒有消散,說一個比較詭異的事情,那就是不管是公孫瓚,還是劉虞,在幽州名聲其實都不算差,都相當有人望,因為公孫續接任薊城太守一職,並沒有出什麼問題。

加之公孫瓚當年是真有恩於劉備,公孫續雖說隻是一個太守,但是和其他的太守完全不同,公孫續手下有一個滿編六千人的騎兵團,並且公孫續還兼任著國營大牧場下麵一個大型牧場的場主,大運河北段也涉及到薊城,所以這一方麵公孫續也有涉及。

因而公孫續雖說隻是一個太守,但真要說實權的話,並不比普通的刺史差多少,更重要是劃歸到薊城名下的大牧場,給公孫續提供了足夠多的利益,讓他並不需要考慮錢財的問題。

加之這幾年,公孫瓚風評漸好,公孫續也不再那麼偏激,性格也逐漸變得穩重起來,支撐公孫家在這一代不倒沒有任何的問題。

“大鴻臚,續這番有禮了。”公孫續在薊城十裏之外接到了劉虞,曾經公孫續因為自己父親的原因很看不慣劉虞,雖說公孫續不至於向公孫瓚那麼誇張,但子類父幾乎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