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萊特林密室。
昏暗的密室內,最中央的地麵上畫了一個以十字為中心,延伸出五角星和六角星的圖案。這是一個製杖專用的煉成陣,是當年拉文克勞的獨門秘傳,和奧裏凡德家族的製杖之術分屬不同的流派。
拉文克勞的製杖傳承雖然在名氣上遠遠比不上奧裏凡德家族,但這並不代表前者就比後者差勁了。羅伊娜·拉文克勞本人發明這個製杖之術的時候,其實是受到了四大創始人一同創立霍格沃茲四大學院的啟發。
眾所周知,四大學院被創立的背後其實是有魔法理論在支撐的。這也是為何,這種簡單粗暴、令人詬病的分院方式在建校的一千年以來也沒人敢擅自去改變,哪怕是最偉大、最博愛的鄧布利多也不行。
在大不列顛,麻瓜的精英中學確實也是分院製的,但這個分院的目的很明確,是為了鼓勵學生們學會競爭與協作,為他們體驗微型的社會,積累進入社會前所需的社會經驗和社交技巧。他們分院的過程是隨機製的,為的就是讓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體能力、不同性格和性別的人可以學習如何相處、如何協作,最終融合在一起。
而霍格沃茲倒好了,直接以按照勇氣、智慧、正直、野心四種性格特質來分院,而且這還不是學生們自己的選擇,而是由一頂運作原理不明的古老分院帽所欽定的。即使學生們有多麼不滿意,也不能違反分院帽的指令。
結果呢,學生們在11歲入學的那一天,就要被打上性格的標簽,背負上了這個年齡不應該有的期待,就比如納威必須用盡全力地汲取勇氣,以達到格蘭芬多其他人對他的期待;而斯內普會沉迷於黑魔法,和莉莉·伊萬斯最終形同陌路,也不無蛇院風氣的影響。
這也就算了,更嚴重的是,這種以所屬學院對學生分類的方式,還造成了歧視與偏見。
在原著中,羅恩和赫敏不止一次提到對格蘭芬多的向往,還有對斯萊特林的鄙視。而更過分的是海格,他居然公然說過“沒有一個後來變壞的巫師不是從斯萊特林出來的”這種帶有嚴重偏見的話,而且還是對初次接觸巫師世界的哈利說的,哈利對斯萊特林的偏見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種下的。
在霍格沃茲,很多人都覺得斯萊特林的學生們自詡血統高貴而歧視其他學院的學生,但反過來看,其他三個學院不也是歧視著“邪惡”的斯萊特林嗎?
所以這種分院方式,不但製造了歧視,還延伸出了分裂與仇恨。
幾個世紀以來,斯萊特林和格蘭芬多一直都在爭鬥不休,而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勞表麵上兩不相幫、維持中立,但實際上永遠都是偏向格蘭芬多那一邊。這也沒法子,誰叫斯萊特林出了一個伏地魔,而格蘭芬多出了個鄧布利多呢?
就連鄧布利多自己,也曾和斯內普忍不住說過“我有時覺得我們的分類太草率了”。前世的謝林就沒少納悶了,既然身為校長的鄧布利多早就看出分院製的弊端,那為什麼沒有提出改革呢?他身為當代最偉大、最負盛名的白巫師,若是由他來領導改革,阻力肯定是最小的。
(注:鄧布利多那段話的英文原文是,意思是分院的時候太早了,讓學生失去自由發展性格的時間,上麵用的是人民社原文。)
然而,這一世的謝林終於明白了分院製的道理。所謂的四大學院,其實背後各自對應著魔法四大元素理論裏的四種元素的——斯萊特林對應的是“水元素”、格蘭芬多對應的是“火元素”、拉文克勞對應的是“風元素”、赫奇帕奇對應的是“地元素”。
這和東方巫師所專研的“五行說”、“風水說”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長久以來,霍格沃茲就是依賴著四種元素的融合交錯來維持著整個城堡的運轉。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分院製度是霍格沃茲範圍內的魔力磁場能夠順暢無阻地運作的基礎。這才是沒有人敢去改革分院製的原因。
拉文克勞的製杖秘術,其實就是根據四大元素的組合,來賦予一根木頭一個專屬於它的魔法屬性的儀式。
單是這一點,就不可能比奧裏凡德家族那種靠著在木頭和杖芯刻印煉金紋痕的技術差。但是,拉文克勞的方法的弊端很明顯,那就是必須聚齊四個元素的巫師來共同製杖,在通用性和方便性遠遠地被奧裏凡德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