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起這個,也是有很多感慨的。
“是啊,現在雞蛋鴨蛋還有雞鴨這些東西不用出村子都能賣出去。”
“別看這些雞蛋鴨蛋,家家戶戶都能跟著賺不少。”
現在村子裏的人都興起養雞養鴨的熱潮了。
“還有那磚頭,真是好東西,價格還便宜,是蘇家閨女研究出來的方法。”
“就因為有了磚頭,我們把圍牆都修葺了一番,牆都結實了不少,就算是冬天下大雪也不用太擔心。”
“我們家老二還好當初學了點木匠手藝,如今蘇正德弄那什麼工隊,老二就進了那工隊,一個工期下來,也能賺不少錢。”
“是啊,想一想,這日子確實比以前好。”
大家仔細想想,這些都是跟著蘇家沾的光。
“怪不得蘇家都寶貝蘇冰嵐那孩子,還真是個有福氣的。”
“是啊。”
……
村民們三三兩兩的討論著,一邊說著話一邊回家了。
李大壯回家的腳步都是輕快的。
他幾乎用跑的。
“哥,你回來了!”李大壯的妹妹李二英正在院子裏舀水洗衣服。
雖然才十歲,但現在家裏裏裏外外都是李二英在打理。
女孩子的手因為常年幹活,手都是粗糙的,還有很多繭子。
李大壯對李二英道:“二妹,你也歇一歇。”
李大壯不會說什麼話,看著妹妹忙碌的樣子,心裏也不是滋味。
“大哥,我就在家洗洗衣服做做飯,累不著。”
李大壯往裏看了看,沒看到人,問道:“對了,奶奶呢?”
李大壯父母去的早,但奶奶還在。
兄妹三個跟奶奶相依為命。
李二英道:“大哥,奶奶去蘇二奶奶家送雞蛋鴨蛋去了。”
“奶奶說,蘇二奶奶他們幫了咱們,不能每次讓人家上門收,她送過去也一樣,我本來想去,但奶奶說,我一個小孩子不適合做這種事,讓我在家裏就行。”
“還有小弟去地裏撿米粒去了。”
稻米都收了一段時間了,但李二英的小弟李三柱還是去地裏撿米粒去了。
因為有時候大家收稻米的時候,稻米總有那麼幾個稻穀掉在地裏。
雖說很多人都會回頭撿一遍,但總免不了漏掉一些。
李三柱就會去撿一撿。
有時候確實能撿一些。
平日,李三柱也會在家裏幫奶奶養雞養鴨。
雖然才八歲,但已經很懂事了。
李二英看著大哥臉上的神色,覺得大哥平日從沒有這樣興奮的神色。
“大哥,是不是有什麼事?”
“等奶奶回來了說。”
他想把好消息分享給家裏人。
他想奶奶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
不一會,李老太太提著籃子回來了。
她臉上也帶著淺淺的笑容。
“奶奶。”
李大壯趕忙上前扶著自己奶奶。
老太太比村子裏的老人們看起來都老一些。
主要是她也操心。
因為常年幹活,脊背彎的也比較重,走路也有些不利落。
老太太看著大孫子,道:“這一次的鴨蛋和雞蛋一共賣了七十六文錢,以後咱們多喂一些雞鴨,攢攢錢也給你娶媳婦。”
李大壯都十七歲了,老太太著急給他娶媳婦。
但因為李大壯的爹娘去的早,老太太年紀大,下麵還有弟弟妹妹,家裏也窮,所以很多姑娘家比較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