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冰嵐想了想,便讓陶坊做一些茶杯,做配套的茶具或者碗盆什麼的往外賣,也能賺不少錢。
不過陶坊人手不夠,陶坊也開始招人幹活了。
一聽陶坊招人幹活,大家也紛紛想去陶坊應聘。
主要是陶坊已經不隻是陶坊了,大家都知道這是蘇姑娘名下的產業,跟豆腐坊繡坊和酒廠一樣。
工錢獎金肯定也很好。
大家想到那工錢獎金,都激動啊。
誰都想著過年手裏多有一些錢,可以多置辦一些年貨,好好過年。
陶坊就在柳藤村。
柳藤村的很多人都想著去陶坊做事,離家近,來回方便,家裏的事也不耽誤。
雖然蘇藤村也近,但在隔壁村,他們去酒廠去繡坊那些地方還是有點遠的,比如柳藤村這麼近。
所以柳藤村的一些沒被招進酒廠的男子們,都想去陶坊幹活。
還有人專門跟陶正剛打探消息。
“陶叔,是陶坊要招人幹活啊?”
陶正剛白天的時候都在陶坊忙活著,中午回家休息的時候,才從陶坊出來,就有人專門在這個時間站在外麵等著問消息。
都是一個村的,陶正剛也理解大家著急的心情。
他開口解釋道:“蘇姑娘說了,陶坊擴建好了就要招人,這剛擴建好,很快就會招人幹活了。”
“其實我們也是給蘇姑娘幹活。”
但他們是真心為蘇姑娘幹活的。
蘇姑娘救了他們一家人,而且還信任他們繼續用他們燒陶瓷瓷器。
要不是蘇姑娘做指導,他大兒子都燒不出那麼精美的花瓶。
現在說出去,他都覺得為大兒子驕傲自豪。
還有花瓶和壇子上的那些花紋,是他小兒子畫上去的,蘇姑娘都說好看。
以前陶正剛都沒覺得兩個兒子這麼有才。
沒想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他燒的都好。
陶正剛想著這些,臉上都帶著笑容。
李涵開口道:“陶叔,你這就謙虛了,雖然是蘇姑娘的陶坊,但陶坊還是你們說了算。”
“尤其你大兒子小兒子燒出來的瓶子壇子是真好看啊,你大兒子都出名了。”
李氏出來正好聽到這句話,問道:“李涵啊,我大兒子每天也隻是在陶坊忙活著,怎麼就出名了啊?”
雖然李氏覺得大兒子是她的驕傲,但兒子怎麼就出名了呢?
李涵道:“你們還不知道啊,你大兒子燒的那些精美瓶子很多人都知道了。”
“很多外地的商人都著急跟蘇小姐定這些貨,說光拿那些瓶子壇子出去賣,都可值錢了。”
李氏一聽這個,都笑起來了,笑的都合不攏嘴,“哎呀,我們家大勇啊就是勤快努力,沒想到就燒出來那樣好看的瓶子,不過也都是蘇姑娘給指導,要不是蘇姑娘有辦法,他也燒不出來。”
雖然如此說著,但李氏覺得高興。
兒子有能耐,當母親的真的從心裏覺得自豪。
以前旁人都瞧不起她兒子。
尤其那個女人跑了後,很多人在背後說了不少閑話。
那段時間,他們家都覺得抬不起頭來。
她大兒子低著頭都是悶悶不樂的。
不過那些都過去了。
現在大家夥都知道她兩個兒子有能耐。
很多人都想給她大兒子提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