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被父母重視的女孩們,看著父母熱情的樣子,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她們如今感覺到了在家裏被重視的感覺。
這讓她們都自信了起來。
以前村民們大多思想還是有些封建的,都比較重男輕女。
但現在看著閨女也能賺錢,也有出息的樣子,大家連閨女也開始重視了起來。
大多數人家開始意識到閨女兒子都一樣。
覺得孩子多好,孩子多都有出息,當父母的心裏就特別驕傲。
而且有的一家有三個孩子在蘇家幹活。
這一放假,就是三份年終獎,還是三份禮品,就是六瓶酒啊。
光這六瓶酒就值不少錢。
關鍵是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都是好酒。
再就是火鍋料哪都是不外賣的東西。
在家裏煮點東西蘸著料吃那也就跟吃火鍋一樣。
還有三份豆腐產品三箱方便麵,三套四件套。
這些東西非常多。
這樣的人家少。
石頭村的石正山家,夫妻兩個人隻有三個閨女。
在村子裏,以前的思想就是,閨女多沒用,兒子才能養老。
石正山三個閨女沒兒子,在爹娘幾個兄弟麵前,都有一種抬不起頭的感覺。
尤其他爹娘總不把他這個兒子當回事。
他媳婦也跟著受了不少委屈。
可他們自己心虛,也怪不得爹娘。
他媳婦性子好,該孝順孝順,跟妯娌之間也從來不計較,他們一心過好自己的日子。
三個閨女也懂事,從小就幫著家裏幹活。
別人說她們沒有兄弟,背後嘲笑她們,她們就更努力的幹活。
大一點的時候,地裏的活都幫忙幹。
裏裏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別人都覺得他們將三個閨女養的好,但誰都知道,閨女要嫁人的,要嫁到別人家。
就算是養的好那也是別人家的。
可就是在這個時候,蘇藤村蘇家突然間辦了豆腐坊。
隻招收女子。
雖然一開始隻是蘇藤村的女子,但也讓大家意識到女孩的重要性了。
一個女孩一個月賺的都趕上村子裏一年種莊稼的收入了。
他兄弟們都是兒子,想往豆腐坊送也沒有用。
後來豆腐坊擴招,招收別的村的人,他大閨女去麵試,一下子就過了。
聽說人家打聽過了,說他們家風氣好,三個閨女能幹還孝順。
後來繡坊招人,他二閨女去了,也一下子就麵試過了。
還有麵坊招人,他三閨女也一下子就麵試過了。
他都驚呆了。
但他侄子侄女卻沒有被應聘上。
他們村很多人都去應聘麵試。
就連他兄弟的閨女們都去麵試,可是都沒有麵試過。
酒廠開辦了後,他大哥二哥小弟的兒子們都去麵試,可都沒有應聘過的。
他們那一大家子就他三個閨女進了蘇姑娘坊間廠子裏做事。
人家背後都說了,那是因為他和媳婦還有三個閨女品德好性子好,所以才會被招聘上。
現在瞧不起他的那幾個兄弟背後都開始羨慕他了。
就連他爹娘對他也熱情起來了,壓根不是以前那種不待見的態度了。
仿佛他這個兒子才是最貼心的。
真是現實的很啊!